资金平衡表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用以全面地、总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时的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分“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部分,各设若干项目,项目的记录金额来自各类帐户。“资金占用”方各项目主要反映资金的分布、使用、存在的状况。“资金占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的金额总计应相等。通过阅读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用,来源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并做为考核,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表叫“比较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列出本期的金额数时,同时列出上期期末数,以便于投资者比较。资金平衡表的基本格式见下表。
资金平衡表(单位:元)
资产占用期末数资金来源期末数
固定资产合计9,063,942固定资金合计9,063,942
固定资产原值12,824,292国家固定资金9,063,924
减去: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3,076,350
流动资产合计9,063,942流动资金合计18,410,113
定额流动18,410,113国家流动资金12,523,490
资产合计17,131,252企业流动资金523,000
储备资金6,221,717流动资金借款2,477,000
生产资金5,338,846
成品资金5,570,689
其他流动1,278,861
资产合计596,714
发出商品870,467应付款项189,319
货币资金188,320未交税金2,056,302
应收款项预提费用1,019,640
专项资产合计11,301,860专项资金合计11,301,860
总计39,775,915总计38,775,915
对表中各项目解释如下:
1.资金占用:指各经济组织或机关等单位资金的分布,使用和存在的状态。如固定资产,它反映了固定资金的占用状态。
2.固定资产;它反映了资金长期占用的状况。
3.固定资产原值:指购建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支出,即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4.固定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计入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并形成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种专用资金。
5.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6.流动资产。
7.定额流动资产:指规定有定额资金占用的流动资产。
8.储备资金:指从支付货款采购材料、物资开始,到材料、物资投产为止,在整个供应过程中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它具体包括: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所占用的资金。
9.生产资金: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产品制造完成验收入库止的阶段内所占用的流动资金。
10.成品资金.指从产品完工检验合格入库起,到销售取得货款或结算货款为止,这一阶段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具体包括:库存产成品等所占用资金。
11.其他流动资产:指非定额流动资金所战胜的实物形态。具体包括:发出商品、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
12.发出商品:一般指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进行销售所发出,但尚未收到货款的产成品等。
13.货币资金:指存在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如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在途资金等。
14.应收款项:指债权已形成,应向有关单位、个人收取的款项。如:应收销货款、应向过失人收取的赔偿款等。
15.流动资产合计:指定额流动资产与其他流动资产之和。
16.专项资产:指专用资金占用的实物形态。
17.资金占用合计:指固定资产合计数加上流动资产合计数加上专项资产合计数。
18.资金来源:指各经济组织或机关单位取得资金来源的渠道。如银行借款、国家基金等。
19.固定资金;指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
20.流动资金:指在经济活动中,其占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资金。它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它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货款、企业自有资金、财政有偿拨款结算中形成的资金等。
21.国家流动资金:指国家有偿拨款给企业,供其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资金。
22.企业流动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占有与周转使用的自己所有的资金。
23.流动资金借款:指企业借入的流动资金款项。主要包括:定额借款、超定额借款等。
24.应付款项:指债务已经形成,应付给有关单位、个人的款项。如应付货款、应付税金、应付赔偿金等。
25.未交税金:指暂时未上交的税金。
26.预提费用:指预先计入各项目的,但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
27.流动资金合计:指属于流动资金各项目之和。
28.专项资金:指企业具有的特殊来源的专门用途的资金。
29.资金来源合计:指固定资金合计数加上流动资金合计数加上专用资金合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