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 鹬蚌相争智者胜

为了方便阅读《感悟地产》,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又是一年岁末,回望2002,天津楼市硝烟弥漫。激烈的纷争中,无论是资本、品牌还是人才都在迅速而有序地逐步走向集中化。正当人们的眼光被楼市中的这些巨变所吸引的时候,暗地里,一场无声的战争也一直在悄悄地同时进行——2002年,城郊一块块动辄几百亩的土地已被开发"大腕"们争相圈走。而由于投资眼光惊人的相似,"大腕"们的圈地已在多处几近撞车,河东张贵庄路、红桥瑞景居住区、塘沽中山北路甚至开发区都已出现大开发商圈地相邻的现象,这使得那些"大腕"们之间的争斗也不得不将由过去的迂回远攻而变成真正的贴身肉搏,明年的楼市战争也将因此而变得尤为残酷。大敌当前,究竟该如何应对?所谓旁观者清,地产"大腕"们不妨听听来自业界的几种主张。

    细节感人服务升级

    这几片地块位置相对偏远,因此,产品就一定要"抓人"。人们为什么会舍近求远?那一定是因为远方具有他们更渴望得到的东西。地产顾问公司戴德梁行的一位人士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但需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还是要让细节感人、服务升级。也就是说,无论是一扇窗还是一种涂料乃至到房子的点点滴滴,都能让客户感受到开发商的良苦用心。比如上海的奥林匹克花园,从大门处开始那种层层园林绿化的意境使人的心灵很快就能安静下来,这一细节就曾让上奥的业主非常满意。

    贵在合作公平竞争

    市场是需要小心呵护的,新开垦的区域就更是如此。"一定要精诚合作",在几天前的远舰地产沙龙上,一位资深地产人士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诫。在早年市场的无序纷争中,由于缺乏经验互相砸价恶性竞争,而导致在市区内某些不可多得的地段中最终一片死盘倒伏的血的教训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令人心悸。(例如红桥区某地带一批七八年前开发的楼盘至今仍存大量余房,而且其目前售价也仅为其他同类地段的三分之二左右。)已先期在城郊开发并获成功的一个大盘项目的老总也说,天津的房地产市场是需要大家来共同做大做强的,共同的市场谁来分食一块蛋糕都很正常,同时大家在近距离的竞争中还能够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因此,只有相互联合,才能一荣俱荣。

    追求特色避免同质化

    标榜广告公司的张先生说,雷同是产品的大忌。因此在产品定位上,一定要尽可能地追求特色、寻求差异、避免同质。这就需要创新。这种创新决不应仅仅只是那种狭义的创新,它不但应表现在对产品本身的创新上,同时还需要在营销理念和竞争手段上求新求异、出奇制胜。几年前深圳曾有一个项目就是凭借其新奇的营销模式,不按牌理出牌而让购房者耳目一新。他们的做法是在拿到地后先没有急着盖房子,而是找到一家一流的园林设计公司先把工地建成了一个大花园,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购房者的眼光,项目最终大获成功。这些经验对于如此近距离的肉搏战就显得尤其重要。

    充分调研谨防客户枯竭

    开发"大腕"在大规模圈地之后究竟应在这些土地上做出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应对应什么样的客户群?这些问题可并不比圈地简单。它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和从事多年开发而对市场的准确认知。因此,开发企业一定要放眼市场,充分考虑市场的消化能力,某媒体孙先生对此表示,切不可由于竞争的巨大压力就无限地看大对手而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由于这种做法而导致的可怕后果目前已在南方的一些项目中显现:当这些项目尽心尽力地做好产品之后抬眼一看,才发现市场已不是原来的市场,对应自己产品的客户群已经枯竭。这样的结局对于开发者来说,恐怕是最大的悲哀了。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