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的8年间,李彦宏先生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
李彦宏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其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
1996年,他首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
1998年,李彦宏先生根据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经验,在大陆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
2002年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3年再次荣获“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
【人生历程】
成功历程(李彦宏专注走自己的路)
从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到推出百度自有的搜索引擎,百度在线的成名似乎是在一夜间,当人们昨天还在用门户网站搜索的时候,今天,百度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搜索工具。百度从台后走到台前,它的缔造者百度在线的总裁李彦宏也就自然走到了公众面前。这位技术出身的总裁,从纽约一路走来,华尔街的繁华、硅谷的激情都没能留住他开创自己事业的脚步。他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世界。
放弃读博
我对实用的东西更感兴趣
李彦宏说,一直到决定不读博士,他以前的路几乎都是大多数人怎么走,他就怎么走,自己没有太多想法。高中文理分科时,既喜欢文科,又对理科感兴趣的李彦宏曾经不知如何选择,但看到班上自己的几个竞争对手都学了理科,他也就选择了理科。上大学,别人都报清华、北大,他也就报了清华、北大。上了大学,大家都准备出国,他也在大二、大三时就开始准备出国。只有在读大学选专业时,李彦宏比较用心,因为文理都喜欢的他,希望读一个既有应用背景,又能多用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于是他选择了情报学,现在叫信息管理。
学了信息管理,李彦宏才体会到,信息管理跟他当初想象的不一样,并不那么实用。虽然,信息管理结合了计算机知识和其他应用理论,但学完后要想自己做一个系统并不容易。于是,申请留学奖学金,除了相关专业外,李彦宏有三分之一申请的是计算机专业,希望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打扎实。很幸运,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用了李彦宏。
出国留学想拿奖学金必须申请读博士。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李彦宏到了美国就开始为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写论文做准备,将来的路似乎是看得见的,拿到博士学位后到大学当教授或搞研究。经过一年艰苦的学习,李彦宏有了一次到松下研究院实习的机会,这使他首次接触到了工业界。通过在松下的工作,李彦宏发现,工业界搞研究和在学校搞研究不同,学校研究的东西很长远,课题可能早就提出来了,要5年、10年才可能出成果。而工业界研究的是市场变化了是否会出现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前景,出新产品。换句话说,工业界研究的是实用的东西,学校研究的是宏观的东西。在工作中李彦宏逐渐感到,他的兴趣不在学术研究上,而是在做实用的产品上。这也让李彦宏人生第一次考虑:自己适合干什么。
“实习回来我就不安心学习了,”虽然是一句调侃的话,但可见当时李彦宏急切的心情。又“熬”了一年,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论文也写得很精彩的李彦宏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闯荡工业界。
“当时我也很犹豫,”李彦宏说,“家人告诫我,国内很看中学位,如果我将来想回国发展没有博士学位会吃大亏的。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有实际能力,而不是形式上的东西。”最终,李彦宏拿着硕士文凭离开了学校。而在当时,他这样的行为在留学生中显然是一个另类。“当时像我这样在拿博士学位很顺利的情况下中途放弃读博的几乎没有,没有继续读的大都是觉得自己没有希望拿到博士学位的,留下的大多数都会拿了博士学位才走。而现在证实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很多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再进入工业界已经有些晚了。”
离开华尔街、硅谷
我的舞台不在这里
带着做最实用的产品的热情,李彦宏开始在工业界寻找自己的位置。“我当时找工作不求进什么大公司,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进工业界,而且这个公司一定能上互联网。因为我到美国一上网就感觉这个东西太好了,太方便了。”
李彦宏几乎是同时被两家公司录用的。一家公司在华尔街,一家公司在硅谷。“最终选择去华尔街的这家公司是因为他们非常看中我在信息检索方面的技术背景。但我后来才意识到,作为技术人员,真正施展的空间不是在华尔街,而是在硅谷。”
因为这是进入工业界的第一份工作,李彦宏踌躇满志,再加上他的直接老板对他的器重,给予了他很大的施展空间,李彦宏的创造性被激发了出来。1996年,当李彦宏看到搜索引擎这个产业有非常大的机会时,通过研究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李彦宏意识到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东西。但当他把这些告诉他的老板时,老板们却不理解。“如果是在硅谷,风险投资早就蜂拥而至了。可是华尔街和硅谷的体制不一样。尤其是我在的公司,当时已经被道。琼斯收购。对他们来说,最有价值的是他们的编辑、记者,他们不关心你的技术有多大的先进性,有没有可能改变现状,而且他们也不擅长做这件事。当我试图把我发明的新技术在体制内推广时,我处处碰壁,坚持了一年,我都没有得到支持,于是我决定离开。”
正如李彦宏说的那样,当李彦宏把他发明的新技术演示版本拿到硅谷参加学术交流时,他成了“抢手货”,微软、INFOSEEK等公司纷纷向他伸来了橄榄枝。“我去硅谷转了一圈,最终选择了INFOSEEK,原因是INFOSEEK的CTO也就是管技术的一把手很看中我这项技术,他是从一个普通工程师一步提到CTO的,他希望找一个合适的人替代他做以前的工作。”
换了环境,李彦宏同样感到很兴奋,准备大干一番。“我甚至下决心,自己在INFOSEEK一天,就要保持它搜索引擎技术世界第一的位置。”但让李彦宏沮丧的是,这一次,他的宏图大志仍然没有得到实现,“公司的方向不是一个技术人员能左右得了的。”
李彦宏所在的INFOSEEK公司是一家创业型公司,上市很早,受市场环境和股市的压力,公司的CEO和大股东考虑的是如何让公司赚钱。“当他们看到雅虎没有什么好技术仍然可以成功时,他们也希望走类似雅虎的路,和一家大媒体结合。”后来,INFOSEEK找到了美国迪士尼公司。一家硅谷创业型技术公司和一家传统强势媒体相结合,其公司文化的不相融是显而易见的,迪士尼强势的管理方法把INFOSEEK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束缚了。李彦宏在INFOSEEK遇到了同在华尔街时类似的问题,当他看到公司很多方向性问题并和管理层交流后,管理层并不愿意采纳他的建议,李彦宏的感受是,作为技术人员只要干好技术工作就行了。“后来一件件事证明我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没人听我的。于是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仅仅在硅谷仍然是不够的,对我来说,关键是要能掌握公司的方向。”
离开INFOSEEK意味着李彦宏要放弃几十万的股票期权,他的妻子曾经劝他,以他的眼光不如再找一家前景好的公司趁股票期权值钱早点进去。但李彦宏的想法是:“当时,我已经吃穿不愁了,再多几十万股票期权也不能让我更高兴,让我再撞一家公司靠别人的领导和判断决定我的命运更不是我希望的。既然我对很多事情能看得比较清楚,能判断下一个方向是什么,为什么不自己做呢,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有成就感,更满足。”
回国创业
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李彦宏不是那种头脑一热就回国创业的人。从1996年开始,李彦宏就每年回国一次和国内的同行交流,考察国内的情况。但一直到1998年,李彦宏都觉得回国创业的时机不成熟。当1999年,作为国庆50周年观礼嘉宾,李彦宏再一次回到国内时,他看到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当时的感觉是国内上网已经很时髦,有名气的网站也很多,但这些网站背后依赖的技术却不是很好,尤其是搜索引擎技术。“中文搜索引擎和英文搜索引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仅慢得不能忍受,而且能搜到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李彦宏想,“我既然懂这方面的技术,可以回来做些事了。”国内互联网市场的规模效应给做技术的李彦宏提供了施展空间,李彦宏觉得机会来了。
用了2个月说服风险投资,1999年底,李彦宏创办的百度在线在北大资源宾馆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成立了,李彦宏和他的技术人员开始踏踏实实地写程序。“我在美国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深知美国创业型公司无论后来有多成功都曾遇到过巨大的困难。所以,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并没像很多网站那样乱花钱,在大家都很狂热时,我们保持了冷静做得很保守,我知道我们需要做出真才实料的东西。我告诉风险投资人,120万的风险投资我准备用半年,而我对我的管理层说我们要用一年。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会变坏。”后来的事实是,由于互联网市场变坏,百度的第二笔风险投资9个月后才融到。
2001年,当李彦宏看到,公司原有的商业模式受到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的挑战时,大胆地提出把百度从为别人提供技术的公司转变为百度自有品牌,也就是在百度网站上设立自己的搜索框,人们可以在百度网上直接搜索。他的这一提议刚一提出立刻遭到董事会、投资人和管理层公司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因为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使百度成为自己最大客户的竞争对手。但李彦宏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一一说服了大家。经过几年的运作,事实给了李彦宏最好的肯定:从2001年10月改革开始到2002年底,百度自己网站上的搜索量已经赶上了门户网站,到现在搜索量又增长了7倍。李彦宏正一步步地实现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世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