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品交易的传奇人物 - 理察·丹尼斯

为了方便阅读《华尔街操盘高手》,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理察·丹尼斯是在1960年代末期踏入商品交易行业的。当时,他只是交易所营业厅内递单的小弟,赚取微薄的薪水。1970年夏季,他决定自立门户,于是向家人借了1600美元,在美中交易所(MidAmericaExchange)买了一个会员席位。

    美中交易所是一个小型的交易所,合约规模小于其它各主要交易所。不过,由于其每笔合约金额较低,因此比较能够吸引资金较少的掮客与投机客。对刚出道而且拥有资金不多的丹尼斯来说,美中交易所是再适合他不过的了。此外,美中交易所也是丹尼斯唯一能买得起会员资格的交易所。

    美中交易所的会员资格花了丹尼斯1200美元,他的可运用资金因此只剩下400美元。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丹尼斯最后竟然把这笔小额资金变成一笔约为2亿美元的财富。套句他父亲说的话:“我们这么说好了,理察很会运用这400美元。”

    坚守原则的传奇人物

    尽管丹尼斯是一位顶尖的交易员,他也经历过几次重大挫败。其中一次是在1987年底到1988年初,丹尼斯基金损失的金额高达50%,而他私人的帐户也遭逢相同的命运。正如他写给投资人的公开信:“我个人的损失与您所遭遇的损失一样惨重。”

    也许这就是丹尼斯成功的原因,即对于重大挫败丝毫没有情绪化的反应.很显然地,他已经能适应遭受重大挫败,并视之为交易生涯中较大的涟漪而已。他在这段期间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深信只要坚守自己既定的交易策略,一定会出现转机。若非我已获悉他正处于低潮,单凭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现出来的自信,我一定会以为他当时还在赚钱而不是赔钱。

    丹尼斯本人一点也不像百万富豪,他的节俭生活在商品交易界中早已有口皆碑。事实上,他唯一符合百万富豪的行径,是他在政治与慈善事业方面的一掷千金。丹尼斯是罗斯福美国政策研究所的创办人,该个心是自由学派的智囊团。丹尼斯本人则主张美国政府应对富有的美国人课重税。尽管丹尼斯热衷政治,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却远不及商品交易。

    当初我在列举访问对象时,丹尼斯是首先浮现在我脑海的几个名字之一。他早就是交易行业中的传奇人物,本书中所访问的其他著名交易员都对他推崇备至。

    为了这次访问,我与丹尼斯的助手频频接触。我把访问计划拿给他看,他则告诉我,他会向丹尼斯报告,然后再通知我。一个星期后,我接到电话,他通知我可以在下个月的某一天拨出一个小时与我会面。我向他解释,我大老远跑到芝加哥,完全是为了采访丹尼斯,一小时的时间实在太少。他的答覆却是丹尼斯只能给我一小时,言下之意是要不要随便。最后我只好同意,不过仍然希望如果访问气氛良好,丹尼斯也许会多给我一些时间。

    为人严谨杉杉有礼

    访问的当天,我比约定时间早五分钟到达丹尼斯的办公室,丹尼斯则是准时赴约。他彬彬有礼地与我握手,并向我道歉说他可能会在接受访问时,偶尔看一下商品行情显示幕。不过,他向我保证,这样的行为绝不会妨碍采访的进行。

    在访问开始时,双方都有一些紧张。在我这一方面,是担心一小时时间不够。至于丹尼斯,我想到是因为天性羞怯的缘故。不过,在5到10分钟后,双方紧张情绪就消失了,气氛变得融洽,访谈也入佳境。

    45分钟之后,我猜想丹尼斯可能会因为双方谈得相当融洽而多给我一些时间。可是结束的前10分钟,他对我说:“我大概还有lO分钟可谈,假如你有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先提出来。”我依言照办。10分钟之后,丹尼斯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我想时间到了,谢谢你。”

    我来不及对丹尼斯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有关他在政治方面的经历,例如参议院举行听证会调查丹尼斯涉嫌操纵黄豆市场,以及美国罗斯福政策研究所和丹尼斯所熟识一些政治人物的事。这些题材一定颇具吸引力,不过由于和本书主旨不合,因此,我只选择与交易有关的问题向他讨教。

    访问结束前,我打出我的王牌,我说:“我们还没有谈论你的政治生活。”丹尼斯则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我的攻势。他说:“读者对这一方面不会有兴趣的。”然后,他起身送客。六星期之后,我要求再度采访丹尼斯,本书中有关丹尼斯基金遭到重大损失的部分,便是出自第二次的访问。

    在第二次访问的一个月之后,丹尼斯宣布退休,专心从事政治工作。从此以后,丹尼斯是不是永远不会再涉足商品交易7也许吧?不过也很难说唱。

    问:你当初是如何踏入商品交易这个行业的?

    答:高中毕业后,我就在一家交易所打工,充当业务员,当时我的周薪是40美元。可是,我试着从事交易,经常在一小时之内赔掉一周的薪水。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钱与我所学到的交易知识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追求成功的强烈意念

    问:听说你在不满21岁的时候,就和令尊去交易所。他在场内,你则在场外打手势指示他如何交易。

    答:那是1968年与1969年的事情。我父亲拥有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是他对交易懂得不多。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我想去交易所,可是年纪又不够进入场内。在年满21岁的当天,可以说是我父亲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他说:“我实在不喜欢带你去交易所。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全都是你的主意。”

    问:你打手势,令尊下单,这样是不是很不方便?

    答:是的,我们经常亏钱。

    问:不过,你们也不致于赔得太多吧?毕竟你们的交易量很少。

    答:在那段期间,我大概赔了几千美元。

    问:你认为那段时光值得吗?你在那段期间也学到不少东西吧!

    答:是的。根据经验,我要奉劝刚出道的交易员(虽然这是老生常谈)在踏入商品交易行业时,心里一定要有最坏的打算。

    问:你知道若干交易员早期很成功,却可能在日后失败的事吗?

    答:我很早就注意到这类交易员。对这些交易员来说,他们不在意第一笔大交易是否成功,反倒十分关心第一笔赚钱的交易是因为做多还是放空。他们日后可能因此就一直坚持做多或做空。其实做多与做空是同样重要的,你绝不可以特别钟爱任何一方。如果犯下这种错误,你的交易一定不会很成功。

    问:是谁使你如此具有信心,能以微薄的资本进入美中交易所从事交易?老实说,只要稍有差错,你就可能血本无归。

    答:美中交易所的好处是商品合约金额小,即使亏损也赔不了大多。至于说信心,我不知道当时我是否有信心。我从事商品交易的动机,和其他许多交易员一样,只是受到一股追求成功的意念趋使。

    分散风险·顺势而行

    问:大部分交易员在从事交易的第一年都不怎么顺利。可是,你在第一年就相当成功,这是如何办到的?

    答:我当时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即使资金很少,我也不会全部投入一笔交易。另外,我的运气也不错,正好赶塔上1970年玉米收成量大减,导致玉米价格暴涨的列车。

    问:搭上这班列车完全是靠运气,还是因为你有远见?

    答:我想是我较有远见的成分大。当时我对交易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不过我至少学到一个正确的观念棗顺势行动。记得周五那一天,谷物市场收盘创下当年的新高价。我相信

    棗我到现在还是如此相信棗应该跟随市场走势行动,走势越强,越应如此。我记得自己在当天临收盘前买进几口玉米、小麦和黄豆期货。结果在隔周一,这些合约都因为玉米欠收的报导而告涨停。

    当然,如果我的判断正确,那么即使玉米欠收的情况没有发生,我也会靠这笔交易赚钱,只是从400美元变成2000美元的时间会拉长而已。总之,我并不是随便猜的,而是靠着正确的交易观念棗顺势而行棗才获致成功的。

    问:在这笔交易中,周五市场行情涨势强劲是否就是下周行情的指标?

    答:是的。最起码你不应该在市场收盘上涨时放空,或是在市场收盘下跌时做多。

    问:我很奇怪你竟然舍得放弃交易,而到研究所念书。

    答:早在1970年夏季之前,我就申请要到研究所就读。可是,我在那年夏季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靠交易赚了3000美元,使我实在难以忘情于交易。结果我只在纽奥良州的土兰市待了一个星期。

    问:从那时候开始,你就成为全职的商品交易员吗?

    答:是的。

    情势不利更须审慎

    问: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交易经验?

    答:在我离开研究所以后的第一年,有一天我作了一笔非常糟糕的交易,害我损失了300美元。由于我当时的资本只有3000美元,因此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笔相当大的损失。我为了赚回这笔损失的金额,于是又加码,仍持有原部位,结果又赔了。可是,我还是不甘心,于是第三度加码,结果仍然是赔。到当天结束,我总共赔了1000美元,亦即我资本的三分之一。

    有了那次经历以后,我学会要在遭逢重大损失时,干脆出场回家睡觉,隔一段时间再考虑进场。所谓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当时的交易策略预先考虑到可能遭逢损失的风险,我就不会输得那么惨。

    问:如此说来,那次经验使你以后不会再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

    答:一点也没错。我学到不要为赚回损失而加码的观念。另外,我也了解到当自己遭遇重大损失时,情绪会大受影响,并导致判断错误。因此,在遭逢重大损失时,应该隔一段时间再考虑下一笔交易。

    问:我想这次经验的教训是:“当情况不利时,别急,慢慢来。”

    答:是的。你必须把损失减到最低,尽可能保护自己的资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扳回最大的利润。你绝不能把资本押在一笔不是十分理想的交易上,

    问:让你首次尝到大获全胜滋味的,是不是1973年的黄豆大多头市场?

    答:在我那一年的黄豆市场上赚了一大笔钱,让我有足够的资金于第二年进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不过,我并不是靠做长多而获利的。当时,我是场内交易员,经常抢短线,当时市场交投相当热闹,正适合我枪进杀出。

    问:这么说来,你的成功并不是靠顺势而行的交易策略,反倒像是偏重投机性交易?

    答:当时有许多人担心市场行情已经涨过头,因而提前下车,甚至在几乎能确定第二天市场会跳空涨停也如此。我则会在他们卖出时进场,

    问: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得手。

    答:其实也有一些风险,不过只要你顺势而行,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问题市场趋向多样化

    问:从事交易许多年,你是否在某一年陷入低潮7你是否曾经因为对某个市场走势判断严重错误,而导致你在那一年的交易蒙受重大损失?

    答:交易陷入低潮通常是所有商品市场的走势对我不利或图表出现许多技术性假突破所引起。但是,只要有某一个市场走势有利于我,我通常都有办法转危为安。

    问:你曾经在哪一年陷入交易低潮?

    答:对我来说,1978年实在不适合我从事交易,因为我当时正处于从场内交易员转变为一般交易员的转换期。我对这两者的区别根本毫无概念。

    问:你是在1978年开始成为一般交易员的吗?

    答:1977年我还是场内交易员,不过在1978年,我就完全脱离场内交易员的生涯了。

    问:如此的转变,是否就是使你日后偏重长线交易的原因?

    答:基本上,我是在1978年才想成为一般交易员的;同时也才吸收了做长线的观念,在交易所场内进行交易比较方便下单,因此容易做短线,可是要在场外从事交易,就无法享受到这种便利。此外,场内交易员可以凭藉场内的气氛与现场情况来决定买进或卖出,可是坐在办公室里,就只能靠观看市场行情显示幕来作决定了。

    问:那么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变呢?老实说,你当时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场内交易员?

    答:我在1970年刚出道时,市场上还没有汇率、利率、黄金等商品期货。可是,到1978年时,这些商品已经出现,例如汇率期货交易便是在1974年登场的。我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

    问:这么说来,你是由于想在较多的商品市场上从事交易,才放弃只能在单一商品市场进行交易的场内交易员生涯?

    答:是的。在我刚出道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的交易机会。

    训练交易员,成效惊人

    间:我知道你曾经要组织交易员训练计划,这是哪一年的事?

    答:我在1984年初曾经训练过一批人,1985年初又训练了一批。

    问:这项计划的动机是什么?

    答:我有一个从高中时代开始便是朋友的合伙人。我们两人经常意见不合,其中一项争执是,成功交易员的交易技术是否可以简化为一套规则(这是我的看法),还是每一位成功的交易员都具有一些难以言喻,而又神秘的特质。我们经常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后来,我恼火了,于是说:“我有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找一批人来训练,然后观察训练的成果。”他同意了我的方法。

    老实讲,这套训练计划是一项实验。我们尽可能把我们所知道的交易技术传授给他们,我也设法把我所知道的一切予以规则化.实验的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我并不是自夸,这套训练计划的成效确实惊人。

    决心毅力乃成败之关键

    问:你是说你的观念是,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经过训练而成为高明的交易员?

    答:不是。我们严格筛选出一批我们认为适合做交易员的学员。我们当时收到1000份应征信,从中选出40位来面试,然后再从这些人当中挑选10位出来。

    问:你们是根据哪些来筛选的?

    答:我们能不能不谈这些。因为假如我告诉你其中的一项条件是要具有棋士的特质,我想我们以后会收到一大批棋士的应征信。

    问:聪明是不是主要的条件之一?

    答:聪明只是交易员的特质之一,但并不是绝对的要件。

    问:你是否介意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活全部传授给别人。

    答:当然。不过,我不像大部分的交易员,认为大家都知道的交易策略就根本不算是交易策略。其实只要方法正确,就算对交易只有大略的了解,也能成功。我常常说,报纸刊登的交易技巧,根本就没有几个人会照着做。总体而言,交易成败的关键在于决心与毅力。几乎人人都能列出我们所传授的80%的交易规则,可是他们却无法教人在市场情势不稳定时如何坚定这些规则。

    问:训练时间有多长?

    答:非常短。在第一年,经过两周的训练,我们就要他们实际从事一个月的交易,观察训练成长。在第二年,我们更把训练时间缩短为一周。

    问:总共有多少位学员?

    答:总共有23位。

    问:他们的成绩如何?

    答:我们淘汰了三位表现不理想的学员。至于其他20位学员的平均年投资报酬率都在一倍左右。

    问:你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学员,不就等于是制造了20个翻版的理察丹尼斯吗?他们的交易手法是否会与你相同。

    答:我们之间仍然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因为我们会在课堂上不断提醒说:“我们会把我们成功的交易方法教给你们,不过你们必须加上自己的判断和个人的操作风格。”

    问:这批经过调教的交易员目前总共有多少资金供他们运用?

    答:如果包括逐年投入的资金和所赚到的利润,目前大约每个人有200万美元。

    问:最初每个人有多少资金?

    答:10万美元。

    问:我听说你称呼这批交易员为“龟”。这是非常有趣的称呼,请问当初为什么会用这个名称?

    答:在决定从事这项训练计划时,我刚从远东回来。我后来向别人提起这项计划时,无意间说道:“要培养交易员,就得像新加坡人养龟一样。”我在远东访问时,曾经在新加坡参观龟养殖场,这家养殖场里有数以千计的龟,令我印象深刻。

    分析及检讨每笔交易

    问:运气在操盘中所扮演的重要性有多大?

    答:以长期来看,运气根本不重要。我认为没有一位交易员能靠运气而获得成功。

    问:就单笔交易而言,运气的成份就相当大了,不是吗?

    答:其实这是一种假相。任何单笔交易的成功可以完全靠运气,但这得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假如你的交易方法在每笔交易上的胜算是53%,长期而盲,你的获胜率就是百分之百。如果要判断两名交易员孰优孰劣,就得花上一年时间的观察才能下结论。

    问:你是少数几个既能根据自己情绪,也能根据交易系统操盘的交易员之一。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在从事交易时,这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答:专业交易员经常会下高明的决策,但是他们并不会想要做系统化的分析。例如大部分交易员做某笔交易而获得成功时,他们并不会思考这笔交易为什么成功?或是这笔交易运用的方法是否可以转用到其他的交易上?而我正好相反,总是会对自己的操作分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是在交易之前先进行分析的交易员,你仍然可能会因为缺乏实战经验,而无法做出完整的分析。还好我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我做的研究也比较能够应用到现实世界。

    问:请你举例说明缺乏实战经验对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譬如说我设计出一套交易系统,它能够告诉我每笔交易的停损价位,当然这个价值正好也是其他人所设的停损价位。可是,在现实的市场中,设定与别人相同的停损价格并不是高明的作法。此外,透过交易系统所得到的资讯,总会与现实市场略有出入。如果不做修正,这套系统充其量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问:你刚才提到根据自己的交易过程设计一套交易系统。你是以自己的笔录还是只凭记忆来设计交易系统。

    答:我会把我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研究分析,此外,我也会检讨我的每笔交易。

    问:你认为交易员应该如何记录自己的交易,并改善交易技巧?

    答:其实交易员大都不愿意回想当天交易的情况。如果当天操作得很顺手,我会如此。但是如果当天操作得很不理想,我就会自我检讨,找出症结所在。当操作不顺手时,交易员不应该保有鸵鸟心态,一心希望转机会出现。

    问:你是说最不顺手的交易,其实是最应该检讨的?

    答:是的。不过,我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我平常就非常注意自己的每一笔交易。

    问:假如市场出现了某种状况,你的经验与直觉告诉你应该这么做,可是交易系统却指示你做完全相反的动作,你会怎么办?

    答:假如经验与交易系统告诉我完全相反的两种作法,我什么也会不做,一直等到冲突解决之后才行动。

    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问:如此说来,假如你的经验告诉你,目前是做多的时机,而你的交易系统却指示你做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会做多?

    答:遇到这种情况,我可能什么也不做,而静观其变,同时我也会就这种冲突进行分析,以找出导致冲突的原因。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从事交易,必须设想市场上最不可能发生的变化,并预作准备。我做了近20年的交易商,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市场上最不可能发生的状况”。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市场上以前不曾出现过的变化,以后也绝不可能出现。

    问:问你的意思是说,不要太相信历史?

    答:是的。

    问:可是,你是根据历史的记录设计交易系统的,这不是和你的观念相抵触吗?

    答:看来如此,其实不然。一套优越的交易系统应该可以帮助你即时掌握市场行情的波动。假如你研究过1972年黄豆行请变动的轨迹,你可能会因此在每当黄豆上涨50美分之后出场,因为当时黄豆的涨幅从来没有超过50美分。可是,从黄豆行情后来上涨8美元的情况来看,根据历史而下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一套优越的交易系统,应该能够让你掌握到历史以外的大部分行情变动。

    问:你是说不要让自己未来的行动受制于以往的经验?

    答:是的。市场以往变动的轨迹可以告诉你某种市况代表行情会上扬,或是代表涨幅有限,但绝不可能告诉你行情不会再上涨。

    设定停损点分散风险

    问:你从一名小交易员摇身变成超级交易员,而且目前所管理的都是投资人的资金。请问筹码过多,是否会影响到你的操作?交易规模过于庞大是否会对你交易的成败造成负面影响?

    答:当交易规模大到某个程度时,的确会对我造成影响。不过我认为,目前的交易规模还没有到达这种水准。目前我所管理的客户基金共有1亿2000万美元,我觉得当我所管理的基金是目前水准的三倍时,才可能对我的操作造成影响。

    问:换句话说,你目前所管理的基金金额还没有到达你能力的极限?

    答:是的。

    问:这是不是因为你用多种方式从事操作,才不会把所有的资金集中于某个市场上?

    答:是的。你必须考虑分散风险的问题。假如你只有一种交易策略,或者只是一个人做决定,你绝对无法管理一笔庞大的资金。但是如果你有多种交易策略,或是有一批人帮你做决定,管理几亿美元的资金根本不成问题。

    问:你训练交易员是否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答:其实我在实施训练计划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这套计划确实为我的决策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考虑授权,让部分接受训练的交易员来管理客户的资金。

    问:当你进行某一笔交易时,你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知道这笔交易是错误的?是靠什么知道的?

    答:假如交易发生后一到两周出现亏损,那么这笔交易显然是错误的。

    问:你从事交易是否会设定停损点?

    答:会。每笔交易都应该设定停损点,这是即时逃命的唯一方法。

    股市行情脉络难寻

    问:请你谈一谈你的主要交易策略?

    答:顺势而行。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策略,不过其重要性远超过其他的交易策略。不论你使用何种方法从事交易,任何方法都必须保证你能顺势而行。

    问:任何一套交易分析系统都能轻易地指示出大势所在,你有没有其它特殊的方法侦测市场走势?

    答:没有。我只要发现大势所在,就一定立刻行动,问题只在于行动时间的早晚而已。至于这一点,我会观察市场对消息面的反应。如果市场行情在应该上涨的时候上扬,我就会尽早进场。如果市场行情在应该上扬的时候下跌,我则会在一旁观望,等待大势明朗化,

    问:各个市场之间的共通性有多大?譬如说黄豆市场的价格走势与债券市场相类似呢?还是互不相干?

    答:即使不熟悉某个市场,我也可以在其中从事交易。

    问:如此说来,你是指各市场的特性其实相当类似?

    答:是的。如果有一套交易系统,它在黄豆市场与债券市场都无法发挥作用,我们就会放弃这套系统。

    问:请问股市是否例外?我是说,股市的特性是否与其他市场不同?

    答:我认为股市比较特殊。

    问:为什么

    答:根据我的观察,股市中各类股票价格波动的随机性要比一般商品市场高,这也就是说,商品市场行情的波动比较具有趋势存在,然而股市行情波动就很难找出脉络。

    问: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认为股市中股票的种类太多,个股的基本面资讯也过份分散,不足以汇聚成整个股市行情的大趋势,商品市场则恰好相反。

    问:在商品市场中,技术面的资讯基本上只包括价格、成交量与末平仓量等,然而股市的技术面资讯远多于商品市场,例如还包括了各类分析指标。一般趋势识别系统所能分析的资讯不多,是否就是无法运用于股市的原因?

    答:我不认为如此。我的看法是,一般趋势识别系统之所以不适用于股市,是因为股价指数与各股行情之间的随机性太强,而一般的趋势识别系统根本无法消化个股股价变化的讯息。

    问:交易发生亏损时,你如何处理?

    答:减量经营。如果情况真的很糟,干脆出场。

    问:你是否偶而脱离市场好几天?

    答:一般来说是一到两天,不过人的确需要一段缓冲期。这种青形就像投球,总要先有一些准备动作。

    市场变动无道理可循

    问:一般人对市场的最大误解是什么?

    答:误认市场变动有道理可循。

    问:在技术分析方面,一般人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答:误以为技术分析不比基本分析重要。

    问:你从事交易时,会参考别人对市场的分析吗?

    答:不会。在训练学员时,我总会问他们:“如果你根据市场资讯研判目前是买进的时机,可是你打电话给经纪商时,他却告诉你他正在卖出,请问你这时候会买进、做空或者采取观望态度?”学员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选择了买进以外的答案,他就会被淘汰于训练计划之外。

    问:你为什么要管理别人的资金?其实你只管理自己的资金就足够了。

    答:管理别人资金的最大好处是,既具有获利潜力,又不必承担风险。从事交易若要减少风险,则可以缩少交易规模。然而如此,获利能力也会减少。如果加进别人的资金,我不但可以用它来增加我的获利,同时也可以把风险控制在低水准。(注:在第二次访问中,丹尼斯改变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可能是受到其基金遭受重大损失的影响。丹尼斯决定脱离资金管理人的工作,他说:“我发现替别人管理资金是得不偿失的事。不过,不是在财务方面,而是在心理方面。”)

    问:我知道你不会喜欢下面这个问题,不过,我还是要问。你所管理的基金有一部分在1988年4月被停止交易。这是不是因为那些基金已达50%的自动停损点?

    答:事实上,我们是在这些基金的亏损达约49%时,就停止交易了。我们出清所有的部位,然后请求投资人准许再降低停损点。

    问:你会不会因为这次经验而改变你以后的交易策略?

    答:我可能会提前停止交易,以减少亏损。不过,我不会改变交易策略。有人曾经对我说:“市场既然不景气,你大可反向操作,这样不就能转危为安了吗?”我告诉他,我绝不会反向操作,因为就长期观点来看,这种做法会造成难以挽救的亏损。

    发展交易系统日益困难

    问:你是否认为市场本身的变化造成了你的重大亏损?

    答:很难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市场上价格向上突破的假相越来越多。

    问:这种现象是否与过去五年到十年间,电脑交易系统日益普遍有关?是不是有太多人使用这类系统,结果反而使这类系统无法发挥功用。

    答: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现象代表市场上技术面的力量已经凌驾基本面。

    问:如果市场变化过于离谱,你是否会立即出场?

    答:当然,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犹豫是否要立刻出场,你就一定会惹上大麻烦。

    问:你认为电脑交易系统是否会有完全失效的一天?

    答: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电脑交易系统不再管用。甚至往后要发展一套好的交易系统会加倍吃力。

    问:在这种情况下,以往所使用的交易方法,在往后还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吗?

    答:假如你对市场的看法正确,你还是可以找到有用的电脑交易系统。恕我不能详细解释这套方法,假使这套方法有效,这实在是极有价值的资讯。要成功,就必须领先别人一步。

    问:听你的口气,好像你早在1987年底陷入低潮之前,就已经着手寻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了?

    答:是的。过去十年间,使用电脑交易系统从事交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早就开始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花了大半的时间尝试把市场上的各种问题观念化。花了好几年时间,我们才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问:你是在什么时候才找到答案的?

    答:说来相当讽刺,大概就是在我决定停止操作的时候。

    问:我知道你不愿详细解说你的解决方法,不过你这套对付技术面假突破的方法,是不是从短线为着眼,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即时反应市场变化?

    答:这套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根据个人的操作风格,为他找出市场中期走势。

    问:当你提到你所管理一亿美元基金亏损了50%的时候,你的口气仍然很平稳。你真的是处之泰然吗?你的情绪难道没有受到影响?

    答:我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为这种事情而感到心神不宁,既不值得,也无帮助。在下操作决策时,必须尽量避免掺杂个人的情感在里面。

    操作宜以平常心处之

    问:你说得很对,可是你是如何做到的?

    答:你必须保持平静,毕竟交易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同时,对我来说,操作失败导致情绪受影响,会使我对日后的交易丧失信心,而只重视短利,会忽略了大局。因此,我会尽量避免让自己因为交易失利而陷入情绪低潮。

    问:你是说你可以避免落入情绪的陷井中?

    答:是的。不过,我也会在交易顺手时,以平常心待之。假如你会因为交易成功而过度高兴,那么在交易失利时,你就会益发感到失望。我从事交易已经有20年,若非学会了保持平静,我早就会被交易生涯中的大起大落逼疯了。

    问:历经20年的交易生涯,你是否比较容易避免掉入情绪的陷井中?

    答:也不尽然,我只是变得比较容易保持平静,而每个人都会有弹性疲乏的时候。交易员就像拳手,市场随时都会对你施以一番痛击。经历了20年,我已习惯这些痛击了。

    问:你对交易员在交易夫利时应该如何自处,是否有什么建议?

    答:这有点像打高尔夫球,第一杆打得很差时,你大可怨天尤人,然而在打第二杆时,你仍然得全神贯注。

    不过分重视经济指标

    问:你会使用如经济成长率、通货膨胀及美元汇率等长期经济指标,做为交易决策的依据吗?

    答:我会注意这类指标,但是,我会尽量避免在从事交易时利用这些资讯。操盘有点像是掷被你动过手脚的段子,你之所以要赌段子,是因为你知道这颗段于(市场)对你有利。长期经济情势即使可以验证交易决策的正确性,但是我还是认为,对个别交易而言,并没有差别。

    问:即使你认为美元会崩盘,你仍然不会改变既定决策的方向,是吗?

    答:我认为不会,而且我也认为决策的方向不应该受到影响。从事交易最忌讳的事莫过于错失大捞一笔的良机。过分重视长期经济情势,就会使你犯下这种错误。举例来说,假设我因为认为美元行将走软,而放弃抛空外币的机会,我可能就会因此而错失一大笔财富。就等美元后来的确定软,我又获得了什么?也许只是躲过一次小亏损罢了。

    问:沈浮交易20年,你认为美国未来经济的大趋势是什么?

    答:我敢断言,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会在1990年底创下新高峰。

    问: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在于避免经济大衰退。为了避免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会设法刺激经济成长。

    问:换句话说,美国政府担L、经济衰退而放宽货币政策,结果却引发通货膨胀?

    答:是的。借钱给政府与企业界的保守派人士不会相信,放宽货币政策是解决经济衰退的方法。

    问:你是说预算赤字是一颗定时炸弹,迟早会对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答:是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问题目前不大,就认为不是问题。

    问:这么说来,我们目前是年复一年的审查预算赤字,然后说:“这个问题现在不大,经济还相当景气。”直到有一天,预算赤字严重到不可收拾,大家才会惊醒过来?

    答:这就像是白蚁。你可能等到房子垮了,才注意到白蚁的存在。

    减少赤字平均预算

    问: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的当务之急是不是解决预算赤字?

    答:当然是。我认为这对民主党尤其重要,因为是他们首先引用凯因斯经济理论的。虽然这是个相当伟大的理论,却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问:我不认为凯因斯曾经提倡在经济景气时使用赤字政策。

    答:是的,他并没有这么说。他只说,在景气时使用盈余政策,在衰退时运用赤字政策。目前我们的问题则是只有赤字,同时政府又欠缺足够的意志力在经济景气采行盈余政策。一言以蔽之,美国政府显然是以凯因斯理论做为货币宽松、过度支出与过度消费的藉口。我们必须承认在现实世界里,财政赤字的观念是有瑕疵的。

    问:你认为那些经济理论适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

    答:我们应该抛弃赤字预算的做法,我们必须逐步减少赤字,而且联邦政府也应效法各州政府平衡预算,佛利曼所提,以经济成长率来决定货币供给额的稳定成长,或许是好建议。

    问:你对交易新手有什么忠告?

    答:从事每笔交易时,你都必须有最坏的心理准备,因此应该小量经营。另外,你应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要斤斤计较每天行情的涨跌,应该注意交易决策的方向,不应对单笔交易的成败患得患失。(在丹尼斯宣布退休之后,我曾经透过电话追问他几个问题。我把问题告诉丹尼斯的助理。几天之后,助理打电话给我,把丹尼斯的回答告诉我。以下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问:在你从事交易的最后一年,你的基金投资人赚得并不多。如果有一位投资人从你担任交易员的第一天起就投资你的基金,他今天会是什么情况?

    答:每1000美元会增加3833美元,平均年投资报酬率为25%.

    勇敢面对失败的交易

    问:听说你在从事交易的最后一年损失惨重,这种说法是否有夸大之谦?

    答:我在市场上所赚到的钱,有10%是在最后一年亏掉的。不过,就资本净值的比例来说是偏高了,因为我曾经捐了不少钱做为慈善及政治献金。

    问:最后一年交易不顺手,是否使你决定提早退休?

    答:没有。这和我退休没有任何关系。

    问:退休之后,你会完全不涉足交易,还是偶而会做一些交易?

    答:我不再涉足交易。

    理察·丹尼斯是商品交易的传奇性人物。他是那种在市场行情跌到谷底时大量持有多头部位,而在市场行情涨升到顶峰时,大量持有空头部位的交易员。丹尼斯认为,身力一名交易员,最可怕的错误莫过于错失获利良机。根据估计,他有95%的利润来自于5%的交易。换句话说,如果丹尼斯不能够确切掌握获利时机,他可能是一名失败的交易贝,

    另外,丹尼斯还提出一项非常重要的论调,那就是,你最不想检讨的交易棗失败的交易棗其实正是你最应该检讨的。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