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销售中一天大约可以找两百个电话,再多就不行了,人容易疲惫,情绪会有变化。”诚信通的一位销售主管这样说。
无疑,这样的销售方式已经是弱化了,如果还不是最弱化的话。而从诚信通产品的主管中得到的数据——在三年中,诚信通发展了十五万左右的会员,证明了这种销售方式看来是很有效的。
而同时这样的工作方式会让很多商人惊叹,IT技术的强大被发挥到如此地步,让人不禁会产生害怕的情绪。但实际上,这样精确的工作方式正是阿里巴巴提出的“WORKATALIBABA”的可能目标之一,马云和他的高层们希望把这样的工作方式推广到他们的客户,也就是中国中小企业群中去,让这种高度电脑化的工作方式成为中国中小型企业销售管理的一种模式,马云的这种想法,我们可以在后面的网商时代一章中仔细看到。
显然,在马云和阿里巴巴的高层们看来,诚信通应该是一个更加“互联网化”的产品。比起陈天桥的网络传奇游戏来,它的传播速度应该更快。但是无疑现在诚信通还是需要销售的,虽然已经下降到了电话这种销售方式。但在马云和他的高层们看来,这还不是一个“互联网产品”所拥有的特性。在他们看来已经拥有十五万会员的诚信通项目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了它的行程。
“我们认为这个项目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诚信通的理想状态是完全不需要销售,而这将会在诚信通会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后出现。我们对稍近一点的时间段内设想的理想状态是这样的,假使使用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的商人占到中国商人总数的,比如说10%的时候,诚信通会员就会是一张通行证。想进入诚信通会员的行列就必须持有这个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的话,所有诚信通商圈里的人都会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待这个新来者:你为什么没有这张通行证?要么你害怕别人对你的诚信程度进行评价,要么你付不出每年2300元的年费。而这两者都是一个商人所必须具有的,前者代表诚信、后者代表最起码的资金能力。一个没有这两种资质的商人是进不了这个圈子的。到那个时候,诚信通的销售才真正进入了理想状态。它会像一个过了雪山顶的雪球一样迅速地增大。”一个参加诚信通设计的阿里巴巴高层这样说。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基本上意味着马云在阿里巴巴的预期达成了。马云的这种预期是:阿里巴巴应该是被钱追着跑的,而不是辛辛苦苦追着钱跑的公司。
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必须指出的是,马云想把诚信通做成一张全球的信用名片的想法没有错,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速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信用体系全球只能存在一个——如果它是全球性的话。而就阿里巴巴现在在诚信通上所取得的进展来看,可以说与他的目标相比微不足道。另外从这个终极目标而言,中国确实不是一个好的起步点,尽管中国确实特别需要一个信用体系,把信用卖给中国商人是个好主意,但无疑在中国起步会意味着马云的全球信用体系目标将有一个漫长的起步期,而这与速度是相背的。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马云可以宽慰自己的是,他似乎还没有一个紧追者。西方的同行们看来对这个体系没有多大兴趣,因为在他们那里,银行信用基本上起到了商业信用的替代者作用,以致于他们来做这样一个信用体系没有多少空间。而在整个东方,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没有多少同行可以与它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