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曲线的定义
考虑一个二维曲线图,其横轴表示每单位时间的商品数量,纵轴表示每单位商品的价格(图5.1)。图上每一点都表示价格和产量的交点。就特定的一级供方(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也可由单个厂商构成)、一种特定的商品和给定的供给条件(下面要更明确地给出),这里的某些点在这样的意义上是可以达到的,即这些供方愿意按所述的价格供应所述的数量,而其他的点在这样的意义上就不能达到,即这些供方不愿按所述的价格供应所述的数量。这些特定商品的特定供方群体,其供给曲线正是在给定的供给条件下,那些可得和不可得的点之间的分界线。
为了作出完整的描述,对供给曲线必须作以下两个说明:(A)被认为供方可进行选择的各种替代方案,(B)供给曲线划分出两个区域中哪一个包括可获得的点。
举例说明(A),如果供方可以作这样的选择,或者按所述的价格供应所述的数量,或者什么都不供给,则供给曲线是一回事;如果供方的选择是,或者按所述的价格供应所述的数量,或者按此价供应任何较少的数量,供给曲线就完全不同了。总之,我们假设后者是可由供方选择的替代方案。
图5.1表达了(B)的确切含义。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可达到的点。图5.1(A)中的供给曲线可用两种方式说明:按特定价格可提供的最大数量,或者说可提供特定数量的最小价格、图5.1(b)中的供给曲线只能用一种方式说明:表示可按一个特定价格供应的最大数。图5.1(c)中的供给曲线只表示可依此供应特定数量的最小价格。象图5.1(b)中供给曲线的负斜率部分,通常被称作“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图5.1(c)中的供给曲线则被称作“向前倾倒的”供给曲线。图5.1(d)中的供给曲线线段没有完整的定义;如果曲线左面的点是可达到的,它就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如果曲线上面的点是可达到的,那么它是一条“向前倾倒的”供给曲线。
关于怎样精确定义“给定的供给条件”,即一般来说让什么样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更合适,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个问题在此与要讨论的题目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将活用那些似乎是当前惯例的内容,并将那些最需要明确提及的事情包括在“其他条件”中,其中至少有:(1)技术知识——“技术的状态”;(2)与所生产的商品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价格(例如,与羊肉供给曲线有关的羊毛价格,就居住住宅的供给曲线而言的工业建筑物的价格);及(3)相对于所考虑的某个特殊供方群体而言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应该说明的是,供给曲线所依以建立的那个“特殊供方群体”,无需包括该线所依以建立的那种“特殊商品”的所有供方。例如,“特殊群体”可能是“衣阿华小麦的生产者”;而商品则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小麦,不论其是在衣阿华或其他地方生产的都无关紧要。另举一例,“特殊群体”可能是一个单个厂商,而商品则可能是一个由许多这样一起组成一个产业的厂商所生产的商品。
请注意,上述第三项将特殊群体对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保持不变,因此,当人们的论题,比如说,从一个厂商变到一个产业,它的内容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对厂商来说,某些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可以认为是水平的,所以第三项就相当于使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对行业来说,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可能不是水平的,所以第三项相当于允许其价格沿着供给曲线变化。
还要指出的是,这个供给曲线的定义对短期的和长期的供给曲线都适用。短期和长期曲线的区别在于第三项的精确内含,即要素供给曲线所取的形状。期限越短,要素的数量越大,它们的供给曲线也将采取垂直的或几乎垂直的形状。
一个产业的产量从形式上分解为单个厂商的产量
在图5.2中,曲线SS表示所有提供X商品的X商品供方的供给曲线。这就是一个“产业”供给曲线,表明供给每单位数量商品时的最低价格。这条曲线通常是分析具体问题时令人感兴趣的一条曲线。人们对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或成本曲线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是为了弄清SS线的形状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由于对这类单个厂商有什么特殊的兴趣。
曲线SS具有直接的经验含义。对于与第一、二和三项有关的组定条件而言,事实上将存在某种最低价格,按此价格每单位时间都将有一个特定数量的X商品应市。数量OQ将按最低价格QP应市;数量OQ’将按最低价格Q’P’应市;等等。当然,SS的确切形状要依第一至三项的确切内含而定,尤其是要看产业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这些要素供给曲线将依赖于允许调整的时间期限,所以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可以认为是由于对第三项的不同解释而产生的。
现在假设需求曲线为DD,市场价格为PQ,产量为OQ。这个产量事实上将由大量不同的厂商提供,人们可以在EP=OQ线上标出每一个厂商供给的数量。例如,Eq1可能是由厂商1供给,q1q2由厂商2供给,q2q3由厂商3供给,等等。假设这些数对每一个价格都像上面那样做一番,并将相对于每个厂商的这些点联结起来,如图5.1对厂商1、厂商2和厂商3所做的那样。那么S1S1就表示厂商1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总产量所做的贡献,假定整个产业是沿SS线扩展的。然而,一般来说,它将不是一条“厂商1对商品X的供给曲线”了,即不像这个术语以前所定义的那样。一个原因是,当产业扩张时,要素价格将随着该产业既定的供给曲线所需要的那样发生变化。对单个厂商来说典型的情况是,这将导致与此有关的要素供给曲线的移动,从而引起供给条件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当该产业扩张时,个别厂商的技术条件可能发生变化,虽然对整个产业来说可能不存在这种变化,这也会导致供给条件的变化。S1S1或许能称为厂商1的准供给曲线。同理,S1S1和S2S2之间的水平距离,表示厂商2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该产业产量所做的贡献。
这种解释暗含着允许在不同价格水平上供给产量的厂商数量的变化。在低于S2S3曲线与纵轴相切的那点的价格水平以下,厂商1、厂商2或厂商3将完全不会供给任何产品,在这样价格水平下,这些厂商将不会“进入”该产业。价格较高时,厂商2和厂商3将“进入”该产业,价格更高时——高于S1S1与纵轴相切之点时——厂商1也将进入。由SS线显示的供给的实际扩张,一般来说既是每年厂商分别扩大产量的结果,也是厂商数量增加的结果。
在该产业供给曲线的每一点,譬如P点,都暗示着存在一个生产相应数量的X时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某种集合。例如,把各项生产要素称为A、B、C等,那么按价格QP出售的产量OQ,是通过使用一定量的A、B、C生产的;譬如说,使用量为a’、b’、c’等。产量OQ’同样是使用各种要素譬如a’、b’、c’等生产的。给定的对该产业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相对于产量OQ,这些数量包含着一定的生产要素价格,譬如说Pa、Pb、Pc等;而相对产量OQ’则有P’a、P’b、P’c等。如果所有要素的供给曲线都是水平线,则所有产品的这些价格都是相同的;否则,不同产量的价格是不同的,所以对SS上(和以后在S1S1、S2S2等上面)的每一点都暗含地存在着一个生产要素价格的集合。
按照马歇尔的说法(见《原理》,第344页)我们可以通过细分SS线的纵坐标(如PQ),来表示产品的供给数量和价格及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正像我们细分横坐标(图5.2中的EP)那样。
图5.3说明了这一点。要在给定的条件下生产一项产出OQ将使用数量为OA的A。每单位产出的OA的单位数量为OA/OQ。因而,OA/OQ·Pa就是在每单位产出中使用的A的总量价格;这个数在图5.3中由QP1表示。同理,如果OB是用于生产产出OQ的B的数量,Pb是每单位B的价格,那么P1P2=OB/OQ·Pb;这样总供给价格PQ可以再分成用于生产OQ数量的X的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注意在国5.3底部,A、B等的尺度与X的尺度是连在一起的,在这些尺度之上的那个同等的水平距离一般来说不是指同等的数量。例如,设OQ是OQ’的4/3;并不能说OA是OA’的4/3,或者OB是OB’的4/3,因为用于生产OQ要素组合与个产OQ’的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果A的供给比B的供给更具有弹性,则当X的产量增加1/3时,很可能所用A的量的增长多于1/3,B的数量增长少于1/3。同样P1Q和P’1Q’一般来说是A的不同规模单位的价格——它们是用于每单位产品(X的)任何数量A的价格,根据上面援引的理由,每单位产品中A的数量在OQ与在OQ’可以是不同的。
就像我们以后所要看到的,如果我们要解释许多厂商的存在,承认厂商规模的经济决定因素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就要假定存在单个厂商所特有的许多要素,它们不可能为其他厂商租用或雇用。我们将使用术语企业家能力来描述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这样要素的复合物。在勾画图5.3时所暗含的一种解释是,这类要素的价格是指任何必须用来使像QP1、P1P2等的这些线段之和完全等于QP的那个东西。那就是说,如果认为“总成本”包括这类要素的收益,我们的作法总是使“每单位产品的总成本”等于价格。
单个厂商供给曲线和它对其产业产量的贡献之间在形式上的联系
让我们把注意力从产业转到单个厂商,但是在这个时候,不考虑定义单个厂商或其企业家能力的问题。在图5.4中,曲线S1S1是根据图5.2重绘的,表示厂商1将以X的各种价格提供的X的数量,假定已给出该产业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而且确定该产业沿着它的供给曲线扩张。就像我们已经看见的,在S1S1上的每一点都暗含着存在生产要素价格的某种集合,如Pa、Pb……在d点上;P’a、P’b……在d’点上。
设X的价格为OE’,所以该单个厂商处在点d’上,正在生产数量为oq’的X。在依此画出S1S1的条件下,我们知道,如果X的价格为OE,此单个厂商就将处在d而不是d’。d和d’之间的差别可以看作是两种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1)厂商1处于d’上时,根据业已认清的技术和要素市场条件,对商品X的较高价格的反应;及(2)厂商1了解由全体厂商对X的较高价格反应后引起的技术和要素市场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为了区别这两类反应,让我们把由S1S1给定的准供给的曲线的类型,转移到厂商1对商品X的一条供给曲线。那就是说,现在我们假设厂商1在要素市场上的条件已经给定,并且与其处在S1S1上的d’点时是相同的。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厂商1对它可以改变其总量的任何要素都不具有买方垄断力量,所以这类要素的供给曲线在价格P’a,P’b,……上是水平的,这些价格暗示与d’相对应。给出这些价格,则对于生产任何给定产量来说都会有某种最佳要素组合,和某种生产任何给定的产量的最小边际成本。就任何给定的产量而言,如果边际成本低于价格,厂商就会受到鼓励而去扩大产量,反之亦然。因此,如果该厂商继续从事此业,则相对于给定要素价格的边际成本曲线将是厂商对X的供给曲线。
我们知道,相对于生产要素的一种特定的价格和产品价格OE’来说,厂商生产oq’;。因此,与P’a、P’b……相对应的边际成本曲线将通过d’;该线在图5.4上以MC表示。这条曲线画成向上倾斜是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一个竞争性的产业。如果曲线向下倾斜,根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比率安排生产,将会遭受损失。厂商不是关闭,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以取边际成本较低之利。这样的“内在经济”将意味着不存在任何对规模的限制。因此,我们假定“内在不经济”。从长期来看,这种不经济可以通过厂商固定不变的企业家能力而得到合理的说明,在短期内则可通过这种企业家能力和其它数量不变的要素得到合理说明。
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外部不经济
如果我们取OE而非OE’作为仅对厂商1适用的商品X的价格,而取OE’作为所有其他厂商的价格,则MC’曲线就能说明全部情况。如果对产业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厂商1将倾向于通过生产oq”;而不是Oq’1来使生产要素价格略高一点。这将影响该产业的所有厂商,包括厂商1,使它们的成本曲线稍微向上移动了一点,从而会引其他所有厂商稍微减少一点产量。如果设想存在许多厂商,则这些变化对每个单个厂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所有厂商的要素使量的总的影响,与厂商1所增加使用的要素量处于同一数量级。结果,由于厂商1的扩展而发生的要素价格的提高,比初看起来要更低一些,这是对其他厂商所用要素开始部分闲置所抵消的结果,而且该产业产量的增加要少于q1’q1”,即少于厂商1产量的增加。可以说,厂商1对该产业所有其他厂商和它本身都制造了“从金钱上看的外部不经济”,但是其数量分别就每个厂商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让我们假定对该产业所有厂商来说,X的价格是OE而不是OE’。所有厂商可以说都想沿着它们的MC’曲线推进。如果我们保留该产业要素供给曲线正斜率的假定,则就任何厂商成功地扩大了其产量而言,它都对所有其它厂商制造了“从金钱上看的外部不经济”。(对某些厂商来说,沿着MC’曲线扩展可能意味着生产而不是不生产,所以我们也暗含着允许新的厂商的进入。)由于刚才指出的原因,每个厂商给它自己和其他厂商制造的“从金钱上看的外部不经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大量微不足道的项目总和就不一定是微不足道的了。因此,所有厂商扩张的累积影响将改变要素市场上每个厂商面临的条件。这意味着MC’不再是适用于厂商1的边际成本曲线或与厂商1有关的供给曲线。最后的结果将是把要素价格从P’a、P’b……改变为(可以推测,大部分是提高到)Pa、Pb……。在这些要素价格水平上,我们可以说,厂商1的边际成本曲线将是MC。这条线必然通过d,因为我们通过对S1S1的解释已经知道,如果要素价格是Pa、Pb……,而产品价格为OE,则厂商1将生产Oq1。所有厂商同时都要沿着自己的MC’曲线上移动,似乎将使任何厂商都无法也这样做,相反,这将迫使所有厂商沿着像S1S1那样的曲线移动。
用另一种方法来说明这点就是,每个厂商都试图扩大其产量,等于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是如果该产业的要素供给曲线呈正斜率,所有厂商都不可能在一种未改变的价格水平上获得更大数量的生产要素。因此,沿着MC’曲线同时进行的移动与假设的生产要素供给条件不一致。
我们现在已经把从d’到d的整个移动过程分成两部分:(1)(假设的)从d’到d”的移动,它反映了单个厂商在他们认为要素市场条件无变化时对提高产品价格的反应;(2)(假设的)从d”到d的移动,它反映了单个厂商对变化了的要素市场条件的反应。
到目前为止,我们把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化完全归因于货币收益上的外部不经济。还可能出现下列情形,即该产业全体厂商同时扩大产量也会导致技术上的外部不经济,就是说,它可能改变单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从而使其成本曲线向上移动。为了举一个不太重要的例子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假设这个产业的厂商们全都在同一相邻地区;任何厂商产量的扩大都会增加烟尘的污染;这又迫使此厂商和其他厂商支出额外的清洁成本。任何一个厂商扩张时,额外的清洁成本对每个厂商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所有厂商都这么做,额外的清洁成本或许就相当可观。假如是这样,无须改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单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也会由于该产业扩张产量而提高。
应予注意的是,厂商不能改变其数量的任何要素的价格或利润,包括我们称之为企业家能力的东西,都并未明确地进入上述调整过程;关于它们所要求的唯一条件就是,它们在总量上不是负的。
如图5.4所示,一般来说可以预料,外部不经济将会阻止但不能预防单个厂商产量的扩大。然而,并不是所有厂商在所有价格水平上都是如此。外部不经济可能足以消除任何产量的扩张,如图5.5(a),或者确实会引起产量下降,就如图5.5(b)。当然,这些图形中所描绘的情形不可能在同一价格幅度内对该产业的所有厂商都适用,因为那样就会与图5.2中所画的该产业的正斜率的供给曲线相矛盾。换言之,它将和该产业的产量扩张相矛盾,而产量扩张是导致边际成本曲线向上移动的外部不经济所需要的。但是,没有理由说某些厂商不会按那些图中所指出的方式行事,与产品价格从OE’到OE的变化密切相关的要素价格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不一定对所有要素或全体厂商来说都完全一样。供给相对无弹性的要素比供给相对有弹性的价格会上涨得更多;某些厂商可能发现它们的技术条件比其他厂商受到更严重的影响。有些厂商的企业家能力恰好要求大量使用已经提价很多的要素,他们将发现他们的成本曲线与其他厂商的成本曲线相比,相对来说提高很多,结果,他们可能削减产量或者倒闭。技术条件已经大部分恶化的厂商也会发生同样的结果。
对边际成本曲线没有外部影响时的情形
到目前为止,我们把大量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就我们手头的问题而言,单个厂商认为其总量是有能力改变的要素上(这些要素称可变要素)。现在或许可以把这些要素产业的供给曲线看作是水平的。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其理由恰与我们把对单个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视作水平线时推导的一样。那就是说,这个产业可能只是许多使用该要素的产业中的一个;当这个产业扩张时,会稍微抬高要素的价格;然而,这就不仅会影响该产业的厂商,同样也会影响所有使用此要素的产业中的厂商。这些变化对每一产业中的每一单个厂商是很微弱的,但就总体而言就不算小了。简言之,这个自身扩张的产业对它本身和其他产业都制造了外部不经济,我们先前对单个产业中厂商的这种情形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所说的产业集团。对于该产业作为一个总体来说,还存在其他的理由,说明把对该产业的可变要素的供给曲线看作水平线是合适的。或许会有这种情况:我们开始整个分析时的那个需求变化,应被看作与其他地方需求的相反变化有关:即这里需求的增长将被看作其他地方需求的移动。在这种情形下,其他地方需求下降释放出了可供这里加以利用的资源。如果经历着需求下降的产业,比经历着需求增加的产业更多地使用这同一种资源,那就没有理由说后一种产业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该闲置资源的使用。
根据这两种理由中任意一个理由,当产业的要素供给曲线可以被看作是水平线时,单个厂商扩张对产业(作为一个集团)中的其他厂商,就不会导致明显的货币收益上的外部不经济。此外,如果这样的扩张没有影响其他厂商的技术条件,就没有理由说边际成本曲线应该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将与我们一直称之为准供给曲线的那条线相一致,就像图5.6中所表示的那样,因而该产业的总供给曲线就不过是单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之和。
如果所有单个厂商供给曲线都具有正斜率,如图5.6(a)所示,那么总供给曲线也就具有正斜率。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认为对单个厂商是固定的要素组合的报酬,将随着该产业产品需求曲线的提高而增加。图5.6中三角形E’d’h与三角形Edh之间的差额说明了这一点(对随着价格从OE’提高到OE而“进入”该产业的厂商来说,其报酬从零增加到一个正数)。这种报酬的增加可以看作是来自单个厂商无力控制的因素,即(1)对它所生产的产品需求的增加,及(2)其他厂商愿意以种种价格提供的有限的产品数量。结果,人们可以认为这种报酬的增加对单个厂商号“外部的”——看作不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外部不经济。从该产业的观点看,人们可以认为,一条上升的供给曲线的存在,反映了企业家能力和其他要素的供给无弹性,单个厂商无力改变其数量。
对产量的某些范围和某些厂商来说,边际成本曲线当然可能是水平的,如图5.6(b)。如果这样,厂商将愿意以Oh价格的生产任何不超过OJ数量的产品价格低于Oh就不会生产任何东西。对于相应的价格,该产业的供给曲线都有一个水平部分,尽管是很短的一部分,而且就有关产业的数量单位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当然,也可能很多厂商在完全相同的价格Oh上都有这样一段。如果那样,该产业的供给曲线将是在价格Oh高度上的水平线,一直延伸到这类厂商按那个价格将供给的最大数量。这就是“不变成本”或完全弹性供给的情形。它可以被描述为所有要素的供给曲线,包括那些其可供厂商利用的最大数量是固定的要素供给曲线,对该产业是有完全弹性的,或者说不存在任何“特殊要素”。这显然最可能出现于“长期”情形中。
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状况显然就是“外部不经济”状况的反面,所以可以作简短的处理。
单个厂商的扩张可以将外部经济传递到其他想降低他们成本曲线的厂商:如果要素购买量的增加降低了其价格,将产生“货币收益的外部经济”;如果一个厂商产量增加以某种方式改善其他厂商的所面临的技术条件,将产生“技术上的外部经济”。如果这些影响大于影响边际成本的外部不经济,我们可以说存在“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净外部经济”。随之而来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下降,可能与图5.7(a)和(b)中单个厂商具有正斜率的准供给曲线相一致;与图5.8中水平的“准供给曲线”相一致;或者与图5.9(a)和(b)中具有负斜率的“准供给曲线”相一致。
虽然图5.7(a)和(b)中单个厂商的准供给曲线都具有正斜率,这两个图所解释的情形是非常不同的,图5.7(a)是指该产业的一条具有正斜率的供给曲线,因为与增加了的需求相联系的价格(OE)高于与最初的需求相联系的价格(OE’)。该产业的每一个厂商都可能处在图5.7(a)描述的境况中。另一方面,图5.7(b)则意味着该产业的一条具有负斜率的供给曲线,因为与增加了的需求相联系的价格(OE)低于与最初的需求相联系的价格(OE’)。因此,图5.7(b)所描述的厂商状况一定是“例外的”,否则产生降低成本曲线经济状态的增加了的产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图5.8表示该产业的一条水平的供给曲线。图5.9(a)和(b),像图5.7(b)一样假设了一条该产业的具有负斜率的供给曲线。
在图5.7(a)和图5.8中,被视为单个厂商的固定要素报酬在增长,所以人们可以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净外部经济在图5.2(a)中大于抵消部分,或者在5.8中不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外部不经济正好被抵消。图5.7(b)和5.9(a)根据曲线的具体形状而与固定要素报酬的增加、无变化或减少相一致;图5.9(b)表示无变化的情况。
应该指出,当存在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净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时,单个厂商对该产品准供给曲线与该产业供给曲线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联系。单个厂商这条准供给曲线只有在产量恰为该产业的供给曲线给定的那个水平时才是成立的。图5.10说明了这一点。假设该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如图所示,供给曲线SS反映了影响边际成本曲线的外部不经济,并且假设存在一个依法强制并有效地施行的最低价格OP。按这个价格,OQ是可能出售的最大数量。假定这个数量已被售出,这样,M点就符合市场中的实际状况。供方将愿意以OP’这样低的价格提供这个产量,即他们情愿在N点上行事。设该产业正在生产一个产量OQ,要素市场上的条件大致与前相同,好像供方都在N点上行事:使用各种要素的数量将大致相同,结果它们的价格也将大致相同。
因此单个厂商将按照与N点相对应的而不是与N’点相对应的边际成本曲线和供给曲线行事。假设我们以水平线的形式增加这些边际成本曲线,以获得图5.10上标明为EMC的曲线。现在这条曲线表示了这种情况,即单个厂商“认为”他们可能以各种价格并在该产业产量给定为OQ条件下生产的产量的总和。如上所述,这是该产业的一条“真正的”或“影子的”供给曲线,曲线上的点,除了N点,都不可能实现。然而,它具有实际的意义,因为它显示出在非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压力。这就是说,根据市场供求曲线,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即为了维持一个最低价格OP,就要求在愿意生产OQ’对生产者中分配产量“限额”,也可以说是将各个愿意生产OQ’量产品的生产者的产量OQ进行加总,这样,QQ’就衡量出“分配当局”必须与之斗争的“过度供给”或“过剩能力”。然而事实上,“分配当局”必须与之斗争的“过度供给”不是QQ’而是QQ”。这点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它说明了为什么试图“控制”或“限制”价格通常会遇到比预期大得多的压力,以及为什么放弃这种尝试通常所产生的实际产量变化,小于比这种针对他们的压力将促使人们希望的变化。(在我们任何一个农业计划中对农作物限额的分配就是一个例子。)
图5.11就同一个问题通过下面这个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影响边际成本曲线外部经济对产生一条该产业具有负斜率的供给曲线是十分重要的。设SS为这样的供给曲线,DD为需求曲线,OP为依法实施的最低限价。既然在这种价格水平上,如需求曲线(OQ)所示的需求量,大于如供给曲线(OQ’)所示的供给量,那么,在切望按法定价格生产更多产品的生产者中分配需求量方面看来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但这是不正确的,这一点通过尝试性的假设只生产了OQ’数量上的产品就可看出。在此情况下,价格将不是OP而是OP”,因为饥渴的需求方将抬高价格。但是,如果该产业的产量是OQ”,单个厂商就会努力按边际成本曲线进行调整,该曲线与技术条件和与SS上N’点相关的要素市场条件是一致的。单独就每个厂商而言,这条边际成本曲线升高了,所以这些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MC’)也将提高。因此,如果产业产量为OQ’,市场价格为OP”,单个厂商会努力生产超过OQ’的数量。他们自己认为他们要在这些条件下生产的数量总和将是超过需求量的P”R或RR’——∑MC’是“真正的”或“影子的”供给曲线。单个厂商将产量扩大到P”R’的尝试将有两种影响:产量的实际扩大将(1)由于需求条件而使价格降低,(2)改变技术条件和要素市场条件,从而使边际成本曲线向右方移动。当价格降到法定的最低水平OP时,产量将是OQ。但是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技术条件和要素市场条件是那些和供给曲线上N点相关联的状态,而“影子”供给曲线将最∑MC。所以,单个厂商“认为”他们愿意生产水平为OQ”的产量,同时仍然存在在渴望生产OQ”的生产者中“分配”产量OQ的问题。市场交点将是需求曲线上的M,而且仍然存在对最低限价向下的压力。
这个分析说明了下列情况是如何成立的:对每一个单独的生产者分别而言,他的供给曲线表示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上他所愿意生产的最大数量,而由外部经济引起的产出的负斜率曲线却说明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该产业将供给的最小数量。
这一点立刻变得如此重要和令人费解,或许值得再用另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在图5.12中,设OP为一个法定的最高价格。如果我们假设供给曲线处处为负斜率,在市场上实际将达到哪一点呢?回答是产量为零,即P点。很清楚,在OP这一价格水平上,不可能再有比OQ更高的产量了,因为大于OQ的产量将卖不出去。但是,如果暂时假定OQ就是那个产量,则相关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那些与SS上N’点相交的曲线,它们的总和是由标有∑MC’的曲线给出的。但是如果供方准备尝试按照这些边际成本曲线调整产量,他们就会试图按价格OP生产OQ”,或少于OQ的数量。当他们试图这样去做时,成本曲线将上升,他们期望的产量将下跌。只要我们坚持假设供给曲线完全是负斜率的,除非产量为零,否则这个过程就没有尽头。当然,也很可能发生下列情况,即若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的部分(如图5.13),最后的结果就将是达到产量OQ”。
把这点和先前的例子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就是如图5.14那样,不仅在图中画出供给和需求曲线,而且表示出可获得的点。竖条遮蔽所指的区域在只考虑供给条件的情况下是可获得的;横条遮蔽所指的区域在只考虑需求条件的情况下是可获得的;只有在线条交叉区域(adc)的点,是与供给和需求条件相一致的。因此,相应于d(OP)点的价格就是与该产业相协调的最低价格。
厂商
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厂商概念是公认的。但这个概念却处在诸多难点的包围之中,尚不存在对厂商的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或者解释厂商数量或结构的决定因素的完全令人满意的理论。幸运的是,许多难点与当前的主题无关,所以我们可以回避这个真正成问题的问题。但对厂商的含义稍加讨论是必要的。
我们假设所有的资源(生产要素)都为个人所有。我们进一步假设个人只能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从他拥有的任何资源中获得收益。(1)他可以和其他某些个人签订合同,据此后者同意对使用那个资源的每个单位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即他可以把资源“出租”给另外某些人供其使用。(2)他可以单独使用资源或与其他“租用”的资源合作生产一种产业,并获得收益,此收益为他从产品出售中获得的数量与他支付给“租用”资源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即他可以是一个剩余收益获得者。每一个剩余收益接受者,与他雇用来生产一种产品的要素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厂商,这一厂商通过其所生产的产品和其合同的性质而与其他厂商相区别,这一合同把许多他或者通过所有权和或者通过与资源的所有者签定合同的方式而得以控制的资源结合在一起。
为了决定如何使用他拥有的资源,每个个人必须被假设为对出租资源的预期报酬(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和自己使用资源的预期报酬(也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进行了比较,并选择可带来最大预期报酬的方法。我们想回避的真正麻烦的问题就出在这里。预期的剩余收益为什么竟不同于预期的契约收益?为什么对某些资源的所有者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不同,而对另一些所有者来说,竟又在相反的方向上有所不同?解释这些差别时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
对我们的目的来说,说明预期剩余收益和预期契约收益之间这样的差别,不仅是作为市场不完全性或货币非均衡引起的暂时的差别而出现,而且也是作为与“稳定的”均衡相一致的持久的差别而出现,就足够了。我们必须假定,对某些个人来说预期剩余收益将超过预期契约收益,而对另一些个人来说,正好相反,而且,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变化将影响这种差别,并且引起厂商数量的变化。
假设“被租用的”资源(或它们的服务)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定义似乎是可能和必要的,以这种方式定义,不同单位的被称为“生产要素”的东西,可以看作是生产中的完全替代品,不管是谁拥有它们,也不管所使用的此种或其他要素的数量如何,反之,不同资源的单位则不能看作是生产中处处可以替代的完全替代品。
我们强调资源所有者的预期剩余收益和预期契约收益之间可能的差额,意思是说,我们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列举个人拥有的每一类资源的单位数量,来十分详细地说明他拥有的资源状况,虽然对这些单位的计算好像这些资源全都出租给了其他人。如果有这样一个十分详细的说明的话,就等于否认预期剩余收益和预期契约收益之间的持久差异的可能性;资源是被“租用”或由厂商自己使用的也就是无关紧要的事了,而我们则将抛弃我们用来解释“厂商”的存在和形成的特征。
因此我们采用的观点中暗含着这种观念,即每一个个人,作为一个形态上的问题,可看作拥有两类资源:(1)他的全部被看作是“租用的”资源——如果他不准备组建他自己的厂家,他的资源将是这种形式,这些资源可以用自然的术语说明,可以与其他人拥有的同类资源结合起来,以便给出所有资源的供给曲线,这些资源如果作为租用的资源来使用,则完全从它们的生产力方面来加以说明。如果一个个人决定不做一个剩余收益接受者,他必须被看作自己租用自己的资源,并且把它们的市场价格看作与其他租用资源的成本属于同一种类的成本。(2)反映他的那些完全视作租用资源时的生产力与把这些资源看作为厂商所拥有时的生产力之间差异的一种资源——我们可以称之为X先生的企业家能力或某些类似的词。这种资源对每个个人都是特有的;根据定义它对任何其他厂商都毫无价值。如果产品和要素市场是非竞争性的,它是否被利用要视最终产品的价格和租用资源的价格而定,或者说要视最终产品的需求和租用要素的供给曲线而定。对某些价格组合来说,它将被全部提供出来;对另一些价格组合来说,则完全不会被提供。因此,对这类要素来说,给定的供给条件意味着宣布了厂商的经济特征——或者说这些厂家创立者的“企业家能力”的经济特征——在所有可能的价格组合下都会形成的特征。
应该强调指出,两类资源之间的这种区别完全是形式上的。给我们未知的东西取个名称可能是有用的;但它不会消除这种未知。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理论,它所做的事要比说明除租用的资源还存在其他东西更多些;它将说明“某些其他东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根据我们的假设,一个厂商所能获得的企业家能力,仅限于那些决定成为一名剩余收益接受者的个人所拥有的企业家能力。就企业家能力的“数量”能够在厂商之间进行比较而言,这个数是因厂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然而,对任何一个厂商来说,它拥有的数量规定了它能够使用的最大数量。这就引入了对一个要素或一种“不可分性”的局限性,它足以解释为什么存在着对单个厂商规模的限制。当然,正是因为我们要使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合理的说明,即厂商的规模不是变化莫测的、任意的或者说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才引入了这一未知的事物并首次将它命名为企业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