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松下论处世 六 让生命永恒

为了方便阅读《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松下认为,真正领悟人生的人,是将生命与工作结合,并从中获得快乐。

    松下经常对他的员工说,现在正是开展人生坦途的大好时机。身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员

    工,你们对将来有何计划?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松下常与人谈起,将工作视为和自己生命同样重要,而不能感受喜悦的人,应该退出产

    业界。真正领悟人生的人,必能察觉到,将生命寄托于工作中,所获得的喜悦,是多么真实

    的感受。

    这并不是要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埋头苦干,而是说在八小时或十小时的工作中,要忘却一

    切,全神贯注于工作,这样才可感觉到工作所带给你的真正喜悦。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

    到这种乐趣,那就丧失了工作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了。松下有时候到工厂巡视,听到轰轰的

    马达声,看到办公室内,大家专心一意办公的情形,觉得能和大家一起工作,内心实在充满

    了温馨和欢喜。

    工作的喜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也是最根本的喜悦。人们喜欢穿名衣,吃美食,有种

    种欲望,往往借着满足这些欲望而获得喜悦。然而,人的工作愿望,实在比上述的欲望更加

    强烈,而且满足工作的愿望后所得的喜悦,比其他的更强烈、更有意义。

    松下感到,别人只看得到你认真工作,却感受不到你从勤奋中所得到的快乐。

    人们应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懒惰与勤勉两种习性,都不能轻

    易地消失掉。而到了年纪大时,想改变懒惰成为勤勉,就很困难了。所以,必须自年轻时,

    培养成勤勉的习惯才行。

    培养成勤勉习性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也由于习性的关系,不减勤勉且更努力;居然他

    不自觉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做所为,会自然表现出勤勉努力的行为。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

    财产和力量。

    松下自己小时,在当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

    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松下看来却不觉得辛苦,

    松下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当时如果去掉勤勉努力,松下不知道一个青

    年人还所剩几何?

    因为青年人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从前的戏剧、电影中,

    也常有这种“期望青年”与“赞美青年”的故事编织在内。可是,现今如说出这些话,恐怕

    会被青年人大骂一顿。

    松下之所以如此举例说明,是看到今日的社会上,勤勉努力固然有,但是却少了。无论

    商店或公司行号中,有勤勉努力者就有发展,虽然在这方面,大家不会有所宣扬。而实际

    上,这个社会仍是被勤勉所推动,且在这种推动中欣欣向荣。因此,松下觉得需要向现在这

    些年轻人,讲一讲解勤勉努力之重要性。

    而且更进一步地,使他们确认良好的习性与习惯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会产生坚强的

    力量。

    因此,培养出良好的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养成的是不良或者懒惰的习性,那么将

    来想改变,就困难了。所以,一定要在青年时期,就置身于努力勤勉的环境中,这样的人生

    才比较恰当。

    而且在今日的社会形势之下,财产是不可靠的。以前德川时代或者明治初年,都以家为

    中心,将财产留传给子孙。因此,那一个藩或某一位城主有了问题时,就召其子或弟兄中适

    合当城主的人,立为次代的城主,这是以家为中心的制度,既以家为中心,那么家是有意义

    而且是可靠的。

    而现在的时代有了财产,当子女继承时,就被遗产税征收得所剩不多。况且,现在是一

    种多变化的社会,一朝一夕对事业的兴废影响很大,变化很大,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财产是

    极不可靠的。

    那么有没有比财产更可靠的东西呢?有的,那就是永远寄托于自身的学问、艺术、技术

    等,这是终身不会被人剥夺的东西。其他还有歌唱等上乘的技艺才能,也是终生不会离开自

    己的东西。

    由此看来,勤勉努力的习性,也就是终身不会脱离其人的终身财产了。所以,我们需要

    进一步地对真正财产的价值判断有所认识和分析才行。

    事实上,在这社会中,对有良好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伟大,也不会认为他

    很有价值。而对技艺方面,臂如:歌唱得很好的,名声很快就会传开来,随即广为人知。但

    松下认为技艺一项,虽也是附于本身不能分离的东西,但有时候,勤勉与努力,却比较有用

    而又可靠。今日的情形,在职业场所方面,仍是希望先采用勤勉努力的工作人员。有良好的

    习性的人,松下认为比较容易拿高薪或奖金。然而,事实上,多数人却不了解它的价值,因

    此,松下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是真正对勤勉习

    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松下认为,守则或规定就好象支撑树苗的支柱,树苗能独立自主之后,才能拿掉它。

    听说以前有个国家,曾订定一种“学生守则”,规定义务教育中之学生,应遵守许多的

    条款,最后一条还规定:如不遵守本规则,可将其退学。

    在这些守则中,特别引起松下注意者,是“对校长及先生,应起立敬礼”,规定学生迎

    接校长或老师时的仪礼态度。还有一条是“听从父母的教训,爱护弟妹。”“清洁房间,整

    理自己所有的日常物品等等。”连家庭中琐碎的事务,也都规定在这二十一条守则里面,针

    对这些准备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使之懂得应遵守的基本常识。

    松下在仔细考虑以后,觉得人类对规则的反应,假如没有订出罚则的话,除非圣人,否

    则很少会遵守的。

    这可说是人类普遍的特质,因此美欧各先进国家,也都认清了这一点,对各项守则或规

    定,均订定严罚的条款来实施惩罚犯者。

    人类教养,没有新旧之分或特定国家之别。无论哪国人对受教者,均是教以共同生活中

    应有的态度、目的,并伸展“人性”的进步。

    这可能不是适切的比喻,但对人类的教养,就好象支撑树苗的支柱一样,因为树苗幼

    稚,在没有能力成长伸直之前,需要“支柱”来支撑,便不怕风吹雨打了,等到能够独立,

    就不再需要支柱了。而人类之教养就是这样的。

    不管你是如何伟大的人物,在孩童时期,也需要“支柱”来支撑。等到某一时期,借

    “支柱”帮忙,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后,就可以独立发挥自己个性了。不论任何人,都

    要接受正确的教养,有的是由先辈教导、培育、教养,然后踏进社会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物。

    松下在偶然的机会,到四天王寺去时,管长(管理一个宗派之长)拿出该寺传世之宝两

    卷卷轴给他看。

    其中一卷,据说是建立该寺的圣德太子亲笔写的卷轴。说起圣德太子,我们日常使用的

    一万元纸币上,就印有他的画像。他首次制定十七条宪法,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是本世

    纪初大化革新的导因。

    由于是用汉文写的经过管长说明,才知道卷轴上写的,是有关该寺的规则、寺院的面

    积、应该建立怎样的建筑以及该做怎样的事等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其中还有一项,是象现

    在的社会福利之类的事项。原来,救济贫病的制度,竟然在大约一千三百年以前就制定实施

    了。松下为此非常兴奋,也非常感动。

    至于另外一卷卷轴,笔迹虽然不同,内容却与圣德太子所写的完全相同。据说这卷是后

    醍醐天皇亲笔写的。

    大化革新后约七百年,曾经发生所谓“建武中兴”,打倒镰仓幕府后,将政权还给朝

    廷。完成这次王政复古的后醍醐天皇,是一位伟大的明君,尽量亲自执政,遇到饥馑时,甚

    至减少自己的三餐,施给饥饿的人民吃。

    后醍醐天皇正在考虑自己要做些什么时,偶然看到圣德太子卷轴,而深有感触。他认为

    这卷珍贵的卷轴,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再常打开来看,恐怕会损坏,所以重新亲笔写了一卷

    新卷轴。另外附上但书,写明他是照圣德太子所写的抄录,指示大家使用这卷。

    当时,松下对四天王寺珍藏这么了不起的国宝,深深感到亲切与尊敬。

    日本历代以天皇为中心,已经拥有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传统。从这长久的历史所累积的体

    验,确实很宝贵。而如何有效利用,使整个日本在精神上与物质上都能一并发展,是我们每

    一个人的任务。

    松下对历史一向很感兴趣,年轻时,就常常阅读讲谈书,或听有关这一类的故事与戏

    剧。即使很忙碌,偶尔也会从电视或电影上观赏,或与人交谈,有时想到什么,就请人查各

    类参考书籍。这时松下所顾虑的,就是对历史的态度,也就是历史观,是不是过分强调人的

    丑陋面即负面?

    所谓历史,绝对不是他人的事,可以说是自己的面貌。虽然,主要是以过去的事物为对

    象,但今日的面貌,是由这事象所产生的。我们必须坦诚认识过去的长短,好的一面,务必

    继续发扬光大。对祖先努力的成果与累积的智慧等等,我们以何种态度去继承、去使用,都

    会影响改变今后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只以个人所见来处理,更要好好观察美善的一面。

    事物都有正面与背面。人有长处与短处。一个人的行为也有美与丑。

    白天整齐地打着领带工作,回到家以后,也要换上宽松舒适的睡衣,两面都是同一个人

    的生活。如果只从正面去看,会不公平,只从背面看,又可能发生误解。如果要使一个人正

    常成长,对他的背面要加以考虑,对他正面的美,更要承认鼓励及发扬。对任何人与事都要

    这样。

    朝日电台的广播节目中,有个“洗心”的节目。谈话的人是大阪府知事(市长)佐藤义

    论先生。他平实地谈着有关人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不带说教味,又具有时代意义。听了后心

    灵确实被说得很清爽。

    他举了中外古今许多有名人士的例子。比如,为万人幸福从政,为宣扬宗教真理而受苦

    的事迹,看到他们在险恶环境中坚定持守,而终于获得辉煌成果的高贵情操。

    每当追寻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那些人的精神,仍然活在其中。但愿我们能把他们伟大

    的精神,在现代的社会中,更发扬光大。

    松下认为,训练人才应有以人性为主的模式,并确立赏罚分明的制度。追求民主、自

    由、平等、博爱是人之为人的所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人才,成为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历史的进步作出有益的贡

    献的人。但是,社会、历史、时代不一定都会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任何一个不经过艰苦

    的磨炼,不具备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是不会成为人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

    能否成为人才,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关键并不在别的什么原因,而更多的则是依

    赖于时代和外部和条件。

    松下说:“提到人才造就,就必然提到管教孩子的问题。尊敬老师,听从父母,爱社会

    国家,这是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都应这样做的,是人类共通的基本道

    理。所以有关的人性教养的问题,是没有新旧、不分国别的、不分民族的,是人类共同的生

    活态度。”

    对人性的调教,犹如竖上支持幼苗的支架,由于支架的帮助和支持,树苗才能顺着一定

    的方向成长,不会弯曲变形。人同样也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由老师、先辈、父母的教诲才

    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中国有句古话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很有道理。

    在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中,外部的、后天的教育起着尤为多面的作用。没有后天的正确的引

    导,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美国或欧洲,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严厉的,

    如果一个小孩踏入禁止入内的草坪,不要说父母,就是过路人也会加以斥责的。而这些成人

    和父母,他们已养成一种毅然严肃对待生活的心胸。平常当孩子们跌倒时,大人们也不去扶

    他起来。无论孩子如何哭叫,都只静静地等待他自己爬起来,最有代表的是洛克菲勒对孩子

    的教育。孩子违反了父母的交待,或做了坏事,绝不轻易放过,必作彻底的追究,让他明白

    他的作为是错误的。在这样严厉的管教中,孩子们自然养成自主独立的精神。并能辨别自己

    的权利与社会的责任,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已养成了作为

    一个社会人的行动能力,让他自由就没有问题了。为了能够如此,在他们的国家中,这种管

    教的模式已经成为传统习惯了,所以孩子们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都身在这种人性管教

    的教育环境里,这是造就人才的第一先决条件。正因为西方人在此环境和条件下,所以塑造

    了西方人的肯干、敢干、能吃苦、能独立完成任务的独立人格。

    松下认为,如果没有这套塑造人才的教育方式,西方的文明与发展很难想象的。每个人

    能不能成才,能不能对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在不同的国度都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同的

    国家,人才的选择与造就方式也是不同的。不管怎样,人才的造就和培养是需要条件的。没

    有条件,人才是不能成为人才的。

    松下指出,小时学自父母,学校学自老师,工作后学自社会,从小学起,活到老学到

    老。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宇宙万物皆可为师。

    下政经塾”(学院)。这所民间的政治经济学院招收百十来名学员,松下每月都要来这

    里演讲一次。松下所讲,当然难免鼓励大家学习的内容。他的话,往往十分中肯。

    松下说,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是必要的。一般的观念里,塾长和你们的关系就像老师和

    学生一样,但是我没有这种想法。当然,论年龄我在某些方面可以当你们的前辈,但也有很

    多方面必须向各位学习,希望你们有这种观念。

    认为这个人很伟大,就盲目地学他,等到发现他的缺点时,就会大失所望。你们必须抱

    着我有缺点的观念和我交往。我认为,各位所描绘的形象还是不太好,希望你们以赤裸的松

    下幸之助为对象,彼此交谈,否则我不可能从各位身上得到任何东西。

    学习不能光靠别人教导,必须先自己思考、判断、吸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果我有

    好的地方,你们尽量吸取,无法吸取的时候,只有全靠自己注意、研究和下功夫,不能像以

    前一样只记老师所教的,最主要的是各位自己要努力学习。如果不肯学习,当然就无法取得

    成就。小时候学自父母,在学校学自老师,就业以后向社会学习。学习之后,才能拥有自己

    的想法。

    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宇宙万物就都可以为师。从不言不语的树木和石头、秋夜闪闪的

    星空,到一切自然的现象,以及先辈严厉的斥责,后生善意的建言,无一不可以为师。不论

    面对什么事情或任何人,都要有谦虚、坦诚的学习心态。愈是虚心学习的人,愈能激发新的

    思想,拥有独特的创意。松下认为,热忱。仅能鼓荡起生活的激情,坚定实现理想的毅志,

    也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周遭的人与你同行。聪明加上热忱,必然如虎添翼。

    虽然头脑好,却毫无创意,一事无成,这种人比比皆是。相反的,某些人脑筋不见得多

    好,却能不断地创造出令人激赏的杰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热忱。这种人

    比聪明人更能提出中肯的构想。聪明加上热忱,更是如虎添翼。释迦牟尼就是这样的人物。

    假若他只有聪明的头脑,恐怕只会陪伴着王妃和王子,在城里过着安稳的日子,偶尔探讨真

    理罢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担忧当时混乱的世态,对自然界的法则抱着疑问,

    为了探求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真相,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城堡,过着修道者的生活,最后终于

    悟出博大精深的教义。除了聪明之外,他还具有无与伦比的热忱,抛开是非观念,下定决心

    完成这项任务。就因为他是一个果断而热忱的人,所以能够创造出影响人类巨大深广的伟大

    宗教。

    怀抱着彻底治愈疾病以及拯救病患者的热忱的医生,和只了解病理的聪明医生,相较之

    下,两者真有天壤之别。因为前者看过无数病患,马上即可了解病因,但是他绝不会按照一

    般的状况,以治愈疾病为满足。相反的,他会细心地研讨,确定初珍是否正确,并且为每一

    位患者研究出最佳的治疗法。

    类似的经验,许多人都有。热心地工作,不假于外力,新方法和构想常会不可思议地浮

    现在眼前。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目前处理工作的方式非常新颖,可是这并非极限,因

    为还有更多尚待开发的领域。在开发之初,我们必定会面临困境,受到各种恶劣情势的阻

    挠,可是往往就在此时,我们能够突破瓶颈,发现所要找寻的东西。

    处在顺境时,由于前面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因此会怠惰了思考能力,限制了潜力的发

    挥,而无法获得任何成就。而当面对要解决的各种困难,虽然非常艰辛,可却是一个提高彼

    此能力以及使全体成长的绝佳机会。贯注热忱,必定能开拓新的道路,做出超乎常理的事

    情。生活在这种具有人生价值的时代,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越,如果缺乏

    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反之,如果知识才能稍有欠缺,只要有蓬勃的热忱

    或坚决之意志,即会从中产生许多善果。即使个人没有具体的呈现,他人见到此人热忱如

    斯,也会由衷地给予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协助。这种情势,足以弥补个人所欠缺的才能和知

    识,使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完成。

    松下认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人生却是无限的人。人作为人类是普遍的、无限的,

    作为个体是个别的、有限的,即有生有死的。经过对人生过程的研究之后,松下看到对这种

    对立不能作简单的、浮面的理解。不能认为个人有死,个人就是有限而没有无限,个人就是

    个性而没有共性。应当看到类与个体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类是由个体的集合构成的,没有

    个体就没有类,而个体也体现着类,没有类也不成其类的个体。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

    灭亡,人类也一样,有生有灭,因为它包含有矛盾:它自己既是类,是普遍的存在,但它又

    只能作为个体而直接存在着。它通过个体而直接存在,也通过个体的死亡而实现自己的发展

    史。

    这就是说,个体的死与类的死,具有不同的形式,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类的

    无限性不是没有死,而是相对于个体的有限性而言的,是同类的新个体代替旧个体的悠久持

    续的序列。类与其个体是互补而存在的。人类相对于永恒的宇宙而言,也是有限的存在,是

    无限物质世界发展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有限性中也包含着永恒宇宙的无限

    性。

    这个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正是思想家们思考生死和不朽的根据。大体说来,儒家注重个

    体的有限性,佛家注重类的普遍性,道家注重宇宙自然的无限性。儒家注重个体的有限性,

    所以注重现世的人生,强调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不朽的功绩,体现出个体死的意义。佛家注

    重类的普遍性,所以注重在理想的众生佛性的发扬中,实现人的永生,摆脱个体的死的有限

    性。道家注重宇宙自然的无限性,所以主张回归自然,使人与自然形体合一。对于回归自然

    来说,个体和类的互补都是无所谓的。这就是道家所谓不要从过去和未来划出现在,不要从

    无限中划出有限的奥妙所在。

    儒、佛、道三种生死观,各有各的道理和可取之处,但从根本上说来,儒家的思考更富

    有现实性和实践价值。不能离开个体追求类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真正的而不是幻想的无限

    性、就存在于每一有限的个体之中,具有有限的存在。而每一个有限的个体也都体现着类的

    普遍性和无限性。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解,无限概念意味着无限大的东西在其定域因素中、在

    无限小的甚至在无广延的点中的存在。个体就是类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的定域因素。这种互补

    关系不仅体现着个体对类的依赖性,而且也体现着类对个体的依赖性、无限对有限的依赖性。

    黑格尔曾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考运用于人的生死和不朽问题。他认为,同类的全新个

    体代替死去的个体所呈现的类的不朽,是简单的、无终结的序列,是恶的无限。它之所以是

    “恶”,就在于它是简单的循环,就像动物的生命,其类的过程就是它的生命力的顶点,而

    个体则不能达到自觉自主的存在,只是屈服于族类。而虽然有了个体相继的序列,但仍然没

    有超出个体生命的直接性的、感性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这不是“不朽的生”,而是“不

    死之死”。人类如果不能超出于盲目服从必然性的阶段,也只能是处于这种恶的无限,或者

    处于超越恶无限的过程中。因此,要促进这个超越恶果无限的过程,就必须逐步使直接的个

    体胜过类,提高个体的“生的无限性”,提高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

    夕的事情,它是在认识和驾驭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规律的基础上,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

    跃的历史过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提高个体的“生的无限性”。个体所体现的无限性,不只

    是通过时间、空间形成体现的实体性。这种实体性还不等于个体的无限性。从时间上说,如

    果个体是没有主动精神的、无所作为的个人,即使他在时间上延续百年,再通过新的个体继

    续延续下去,也还不等于人生的无限性,因为各个个体是被动的生存,没有联系起来的力

    量。从空间上说,个体的空间存在只是外在形式,无数个体的空间组合,并不等于生的无限

    序列。有限与有限相加还等于有限。如果个体是没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个人,那么个体的组

    合就永远不能形成超过个体的整体力量。这就是说,个体只有作为独立的主体,超脱出有限

    的外部条件的束缚,充分发挥精神的创造力,发挥意志的创造力,使这种精神、意志的创造

    力客体化,永久化,才能真正体现个体的无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个体的无限性是通

    过理想目的及其实现出来的。这就是个性中的共性。只有当一个人沉浸于对真理的思考,热

    心于对德行的践履,愉快地进行审美体验时,他才能意识到个性体现共性的无限性。在这

    里,个性就是作为普遍的个性存在,作为无限性的有限存在,普遍性和无限性就存在于个性

    之中。这就是个体的不朽性的根据。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到,无限性并不在遥远的天边,不朽性也不在死后的未来,它们就

    在个体生命的现在,就在人生的实践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觉

    醒。当人类还处在未开化阶段时,由于不了解死的意义,也不了解生的无限性的价值。但在

    自我意识增强以后,死具有了重大意义,因而对生的无限性和不朽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对死

    和不朽的不自觉,反映着人类对生的不自觉,即主体意识的不成熟。个人也是这样。当一个

    人还没有自觉到作为人的普遍性、无限性时,他还只是一个自然或一个动物。所不同的是动

    物不自觉其自然存在,不是把自我作为目的而存在,自然人则是自觉地把自我作为目的存在

    的。在有限的个体中,他追求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欲求决定自己的行为。他只知道他自

    己,只满足自己的特殊欲求,而与群体、共体相脱离。这样,他就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有限性

    中,而丧失了与普遍性的联系。他的生命的结束,也就是他的一切的结束。不言而喻,只要

    一个人停留在这种不觉醒的阶段,他就只能是行为的普遍原则的奴隶,就没有跳出有限的束

    缚追求无限的自由。松下指出,生命是与世界的一定的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建立与世界的

    关系的过程,体现这种关系的就是人生所成就的事业。真正的伟人、杰出的英雄,创造了伟

    大的业绩,同世界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即使他们死去,他们所

    受的损失也只是轻微的、暂时的,因为他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密切的联系,广泛的影响。

    这种对世界的联系,将永远发生作用,而且要比他本人在世所起的作用还大。

    普通人相反,首先把看得见的肉体要求当作生命的目的,被强烈的感觉欲望所蒙蔽,对

    理性所指示的同世界联系的目标不能理解。他们对献身于看不见的、理性的目的不能忍受,

    甚至惧怕、反感。他们不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一生的活动都努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努力获得个人的欢乐、幸福,逃避不幸和死亡,最后结果却使他的人生同他的寿命一起结

    束。因为他的生命只为小我,只同偏私的、易逝的事物联系起来,像动物一样同世界和人类

    没有建立联系,所以也只能像动物一样死去,而没有留下什么影响。这正是人生的不理智。

    人生的辩证法正是:看得见的、感受得着的享受转瞬即逝,而看不见的、理性所能达到的仁

    德和功绩,则能永世长存。

    中国传统哲学离开宗教较远,对神灵佛仙也并不重视。但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很重视人

    生的不朽。当然,也可以说是人死后的不朽,但中国儒家人生哲学对于不朽,正是注重生的

    不朽。自孔夫子的思想开始,就是抱着“不知生,焉知死”的观念,是从“生”来理解

    “死”和对待不朽的。

    中国传统的人生不朽思想,最典型的表述就是“三不朽”说。《左传》记载:鲁大夫叔

    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不朽时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并指出,“世不绝祀”之世禄,只是保姓爱氏,以守宗谱,并不是不朽。意

    思是,对一个人来说,人生的不朽不是显赫的家世,高官厚禄,而是以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所

    效法,能为国家和人民立下功劳,建立功业;能在思想上留下可遵循之言,在理论上有所贡

    献。

    一般说来,思想、品德,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功业则是人生的外在方面。

    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就是儒家所一惯倡导的“内圣外功”的境界。人生贵在内心的纯朴、高

    尚,同时要表现为行动的功业建树。所以,“内圣外功”是人生不朽的精华所在。

    中国传统的不朽观,与现代科学的不朽观基本上是一致的。现代科学所说的不朽,不是

    什么“灵魂不死”,或“灵魂转世”,而是指存在的不朽,包括物的不朽和人生的不朽。物

    的不朽是指静力学意义上的物体静止,人生的不朽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

    的不朽。这种不朽既表现为人们内心的精神、品德,也表现为它们的客体化的实践结果。它

    首先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亲近和继承性实现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特殊关

    系,人的精神能够在保持智慧、经验的主要内容上,转移到别人的意识中,扩展到普遍的共

    同意识中,成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淀。

    人的精神继承性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人类的行为、劳动和生活的客体化。所谓客体化,

    不是人的关系变成物的关系,而是人的思想和意志转化为外部世界的变化,即通过劳动创造

    世界。不仅是个人的劳动,而且社会的生产实践,共同使人的思想和意志客体化。实践是实

    现人们之间思想和感情交流、继承的基础。在这种社会实践中,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生命中

    存在着,继续着,因而成为人生不朽的因素。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心理取向:一个是对真理的追求。个人如果不预先从别人那里得到某

    种真理的知识,就不可能认识世界和预见世界的变化、发展。而如果不用某种新的贡献充实

    这种知识内容,他也不可能使自己客体化。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探索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

    性,这是实践着的人的内在禀性。正是这种禀性使生活的理想具有了动力学的性质,并使思

    想、意志的客体化和不朽成为可能。

    第二个心理取向,就是道德理想。在人的意识中的不朽的东西,就是对理想和善的追

    求,是自我完善的期待和为他人献身的道德理想。在这种意义上,不朽的人,就是道德上有

    自我意识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这种道德理想和真理追求相融合,就构成人的内在人格,

    并通过劳动创造和事业成就表现出来。因此,不朽的真谛归根到底在于劳动和创造,不朽的

    人就是劳动者和创造者。当个人把理智、激情和人格客体化的时候,当人性在世界上获得不

    朽的存在的时候,就是人生最幸福、最壮美的时候。一个人能有这种幸福和光荣,死亦足矣!

    上述中国传统的“三不朽”和现代科学的不朽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人生的主动

    精神,强调积极进取的不朽的意义。在现代科学人生观看来,个体必须是有活力的、自主

    的、有创造性的,才能够在整体中保存自己的贡献而不朽。如果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没有活力

    和自主性,没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性,那么它的存在就是被异化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可以说

    是虚空的,因而也不具有不朽性。因为不朽在于精神、人格和劳动创造。这正是中国传统的

    “三不朽”思想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三不朽”的根本精神在于“立”。不立就没有德、

    功、言。立就是自觉自主地去思想、去创造、去建功立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

    者,则小者不能夺”的思想在不朽观上的继承。其实,这种精神还可以上朔到更早的“自强

    不息”观念。自强才能不息,而不息就具有不朽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

    他积极进取,诚实劳动,作出有益的贡献,他的一生就具有不朽的意义。

    当然,人生不朽的范围和时间有大小、久暂的差别,但这个差别不是天赋的、命定的,

    而是由人们的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只把自己同自己联系起来,他就失去了同世界的联系,只剩下个人的小天

    地,他的死就会像一个小动物一样,轻轻地在世上消失,在人们心目中也不会留下纪念。一

    个人如果只把自己同财产、荣誉、权力联系起来,就会造成一颗紧缩的心,一旦失去这些东

    西,就会像失去“我”一样,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他一旦离世,这一切都将同他分离。

    这样的人,把自己人生的目标、范围划得太低、太小,因而不能同世界相联系,通过自

    己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和贡献,留下不朽的印迹。如果能打破这种狭隘的自私目的和生活

    的小天地,就会在可能的条件下,经过自己的努力,作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从而

    在同世界的联系上留下自己的业绩。

    所以,人生的不朽问题,根本上说不在死后,而在生前的立德、立功、立言。人生的不

    朽也不在于有死无死——因为人是必死的,而在于是否“及身而暂”,是否人死如灯灭,如

    虫亡。“死是另一个层次的生命”。这句话如果不为宗教意识所模糊,还是提高人生信念的

    深刻哲理。如果一个人的死,不是简单地表现为肉体的死亡,而是指人的伟大精神、贡献的

    客体化和历史作用,那么这正是“死而不亡”、“虽死犹生”。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