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学我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去,虽然我在国内时学习一向不错,托福、GRE也都考得很好,但我要学的是经济学,在国内时我的专业是交通管理,在西方经济学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基础。我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从统计学到概率论,每一门课我都得迎头赶上。为了不至于名落孙山,我业余时间便在图书馆里泡着。好在这里的学习条件非常完备,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教授们也每周有一两个下午的时间专门用来答疑解惑,对任何愿意努力的学生来说,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无可挑剔的。
到美国后的前几个月,最大的困难不是物质条件上的,而是那斩不断、理还乱的思乡之情。自小在家里被爸爸妈妈呵护备至,如今自己孤身在外,那种早已浸润到每一个细胞中的浓浓亲情,会时时刻刻揪人心肺,怎么也无法挥散那番惆怅。特别是夜阑人静时,那般牵心挂肚的乡愁,让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那千山万水的遥远时空,令我一个堂堂男儿,变得那么多愁善感。
那时候还没有人听说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打国际长途电话则非常昂贵,一分钟收费达到二三美元,穷留学生根本不敢多打电话,只能靠那单程就得十多天的信笺报平安。
记得有一天凌晨,在经过又一个不眠的思乡之夜煎熬之后,我无法再忍受下去。美国我不想呆了,我要回家!我翻开电话本就开始给旅行社打电话,准备订购回国机票。
由于时间太早,绝大多数旅行社都没人。我等不及,又给各个航空公司直接打电话。但它们大多也只有留言机在工作。一番周折之后,我接通了美国西北航空公司。该公司的值班人员告诉我,国际航班一般都得提前两个星期预订,如果要立刻动身,即使能找到空位,票价往往会比平常高出两三倍。她答应帮我查明情况后打电话通知我。
靠着床头,我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细想现在回国是不太理智的决定,每个到国外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受思念亲人和家乡的心理阶段,我还有远大的目标等着去实现,所有亲朋好友也希望听到我顺利平安的好消息,我若放弃学业,将来肯定会后悔的。我把灯拧到最亮,从抽屉里捧出亲人们的照片,就着乡思,一张张翻看。我又一次重温了过去幸福的时光。不知不觉天光大亮,我还是收拾停当,背上书包去教室了。
每一个离乡背井去异国闯荡的游子,都永远不可能摆脱心中故乡的烙印,随着岁月的流逝,对故乡亲人感情的表现形式也许会有各种变化,但要使心中的烙印消失是不太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异国生活了几十年,最后依然会叶落归根,回到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巨变的童年的故乡。只有在这时,我才深深理解余光中那首著名的诗《乡愁》,我的乡愁啊,既是那小小的邮票,又是那窄窄的船票……
我浓郁的乡愁时时在心头挥之不去,有时我就对自己这么说,为了家乡爱我的父母亲人们,我要在这里努力打拼,争取不久的将来带着优良的成绩回家看望他们,让他们为我自豪,为我骄傲。
为了能够挤出点时间,我常常自己准备一些“简易便当",带到学校作为午餐。我最拿手的是面包夹烤肉,我把它叫做“谭氏三明治",原材料在超市都有现成的,把烤肉买回来切成片状,往面包中间一夹就算大功告成,比老美店里卖的五块钱的三明治味道毫不逊色。再带上一个苹果,准备一天的午餐前后不要两分钟,真可谓我的“超级快餐"。
有时我也在校园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餐,那时刚到美国不久,对汉堡包之类美式快餐情有独钟,麦当劳、必胜客便成了我常光顾的地方。不过说实在的,美式快餐的味道难以和中国的美味烹调相比,不到半年我就厌倦了老美的快餐,到后来我一年当中也许就只去一两次麦当劳了。
平时吃得简单,到周末我便想方设法改善一下生活,有时中国同学中有会包饺子的,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凑热闹,我自己也逐渐学会了几样诸如煎炸牛排、清蒸活鱼之类不太复杂的菜式。不过留学美国,一切都以学习为重,中国同学聚会时,碰上和我同一专业的学友,我总不忘折腾一番,拿一些“疑难杂症”向他们求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学习,我在学习上不再感到吃力了,这时我却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意外。